第 104 章 104 生意背后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家两个秀才。

  而他...

  男人私心作祟,没法跟其他人说,此时秦娘子问,秦柏只道,“没事。”

  秦娘子不信,追着问了好几句,秦柏不耐烦了,就说,“说了你也不懂,你还是想办法多挣几个钱吧,你看谭家,来得比咱们晚,过得却比咱们好。”

  秦娘子觉得秦柏无理取闹,谭家是普通人能比的吗?

  邵氏母女两挣的钱估计比这条巷子任何人都多。

  因为这件事,少不得说秦柏,“那也是谭秀才出息,你怎么不跟谭秀才比。”

  谭秀才学问到底怎么样秦娘子不知道,但人家免束脩是事实。

  说起这个,秦柏心里愈发不痛快,前两天碰到孙老爷,孙老爷也跟他打听谭秀才的事儿,话里话外很是想结交谭秀才这个人。

  今晚还要请谭秀才去家里吃饭。

  谭秀才并没去。

  他挖空心思想巴结讨好的人去讨好谭秀才,谭秀才还没搭理。

  秦柏心里不是滋味。

  丢下书篮气冲冲走了。

  秦娘子在院子里跺脚。

  柳氏在自家院里乐得合不拢嘴,府学考试成绩出来,谭秀才是这条巷子里考得最好的,秦娘子铁定眼红了,待秦柏不见了人,回屋跟廖骏说这事。

  廖骏无奈,“你能不能不要整天盯着别人家那点事...”

  柳氏理直气壮,“谁让秦柏害咱丢了三两银子。”

  她能给秦柏记恨一辈子。

  提起这个廖骏就泄气,拿出从谭秀才那借的文章,这是考试谭秀才写的。

  通篇读下来,辞藻称不上华丽,道理也浅显易懂,廖骏不敢相信谭秀才凭这篇文章能得好名次。

  他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更好。

  廖骏是当年科考的廪生,享朝廷补贴,委实风光了一段时间。

  可惜朝廷对廪生的优待只有五年,五年过去,除非你能考上举人,否则补贴就没了,看完谭秀才文章,廖骏自己写了一篇。

  拿去给谭秀才看,谭秀才自个也说他的更好。

  廖骏大感安慰,觉得谭秀才考得好可能是先生喜好的原因。

  有的先生喜欢言辞犀利的文章,看到就会给过,有的喜欢引经据典...

  谭秀才两次碰到偏朴实无华的先生罢了。

  青桃回来碰到廖骏出去,收拾好后,忍不住进屋问谭秀才廖骏来有什么事,谭秀才倒没隐瞒,夸廖骏比他强。

  夸是出自真心的。

  谭秀才觉得自己这两次考得好或许真是运气好,迎合了批阅试题的先生的喜好。

  青桃不以为然,“平时写的文章再好没用,考试发挥好才是最重要的。”

  “他真想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该把他在考场写的文章给你看,文章是根据题目要求来的,审题很关键。”

  谭秀才如醍醐灌顶,青桃道,“爹你不要看其他人文章写得好就乱了方寸,考试学问大着呢。”

  话说得经验老道,仿佛自己参加过无数考试似的,谭秀才打趣她,“你又知道了?”

  “当然。”青桃坐下,指着谭秀才正在看的书,改成疑问语气读出来,“你考试题目是不是这样的?照本宣科的话,很多考生会用书里的内容凑成文章交上去,真要那样就错了。”

  她说得有板有眼,谭秀才没打断她。

  青桃道,“这两句出自这本书不假,先生想考的却不是这个,爹,你考试会猜出题人的心思吗?”

  “什么心思?”谭秀才没思考过,考试就是考试,课业扎实,考什么都能过。

  “一看你就没有。”青桃找出谭秀才这次写的文章,文邹邹的,她勉强读得懂大概,跟谭秀才举例,“比如写这篇文章前,爹你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写偏题?爹看懂题目也就罢了,如果看不懂,或者拿不准该怎么动笔?”

  这种时候还是有的,往年他参加乡试,提笔写文章就愁得很。

  “你有办法?”

  青桃嘿嘿笑了。

  “说难也不难,每次考试,你都可以打听出题的先生喜好跟品行,真遇到拿捏不准的时候,就把自己置于先生位置思考,哪怕有些偏离,也不会离太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考生打听主考官...

  县试府试这种科举小考就罢了,乡试会试才是读书人关注的焦点。

  她不知道谭秀才前两次参加乡试是什么情况,她和谭秀才说,“如果不知道出题人的喜好也无妨,留意最近几年其他州府的大事,天灾人祸,传到咱这边来的爹都可以了解...”

  “没准就和考试有关。”

  谭秀才;“......”

  见谭秀才一脸狐疑,青桃严肃道,“爹你别不信,是真的,不信你把往年乡试会试的题翻出来看。”

  读书人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懂人间疾苦,写文章也泛泛而谈,尽是大道理,她觉得光是那些还不够,要有具体例子或者数据支撑,文章再差也站得住脚。

  她跟谭秀才说。

  谭秀才问她,“什么是数据。”

  青桃顿了顿,“像每亩地产多少粮,每个州府收多少税,每条路花多少钱...”

  “种地要问庄稼人,收税要问衙门,爹哪儿知道?”

  “爹可以了解啊,读书为做官,做官为百姓,这些都不懂,能做个好官吗?”

  谭秀才觉得青桃说得离自己太远,哪晓得青桃又道,“不过我看为官者没几个亲自种过地的,产粮估计不会考,税收关乎国库,爹可以了解。”

  “......”

  青桃每天都要交税,凭证已经有小小的一沓了,她给谭秀才看,谭秀才感慨,“都是钱啊。”

  “对啊,所以爹要多关注。”

  谭秀才道,“我哪儿得空,不过你要是遇到新鲜事可以跟我说说。”

  不太信青桃的话,乡试跟会试皆由礼部主持,想过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不想浪费闺女的良苦用心,左右听她讲故事,谭秀才觉得还是抽得出时间来的。

  青桃认真记下,“成,明个儿我就问问去。”

  “......”

  不知怎么就把话题扯远了,谭秀才翻了翻交税凭证,说起正事来,“书塾那边我去问过了,你大哥过了府试,书塾乐意收,就束脩有点高。”

  “多少?”

  “每月六百文。”

  一年就得七两多银子,加上笔墨纸砚,少说得花去谭秀才在清水镇半年的束脩,谭秀才叹气,“秦兄跟我说那边只收秀才,我想着那儿位置好,晌午专程去找里边先生问了问...”

  先生看他穿着府学学服,答应谭青文进学。

  就束脩比其他人高。

  青桃倒是能理解,谭青文相当于开后门进去的,束脩不高些,其他学子怕是会闹,先生难做人。

  她道,“先生让大哥什么时候去?”

  “等两天吧,青桃,咱拿得出钱吗?”

  来府城后,青桃托过他去钱庄兑换银子,卖包子挣多少钱他是不知道的,兑换的银子也不多,还要买调料那些,他害怕银钱不够。

  青桃道,“大哥读到年底没问题,明年就明年再说。”

  “你跟爹说说,卖包子挣得多吗?”

  “爹觉得多少算多。”

  谭秀才想了想,“跟清水镇比...”

  “那还是多的。”

  清水镇物价低,包子馒头卖得便宜,府城物价高,包子馒头涨了价,仔细比较好像差不多,其实里边门道大着呢。

  她买细面买调料是跟杂货铺掌柜议好的价,每次去那儿拿货,价格跟清水镇的相同。

  肉价按集市卖的价格算,比清水镇贵个两文。

  可包子馒头一个就涨了两文钱。

  故而,利润比清水镇的时候高。

  包子馒头卖得也多。

  她跟邵氏每天出两次摊,除去成本,能挣一两多银子。

  一个月就是三十多两。

  她给谭秀才说了这个数,谭秀才惊讶地捂住了嘴,嗓子都哑了,“这么多?”

  “嗯。”

  “会不会太多了?”谭秀才担忧,“青桃你不会...”

  做黑心买卖了吧。
灌顶,青桃道,“爹你不要看其他人文章写得好就乱了方寸,考试学问大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