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109 贼惦记第3/4段
“嗯。”青桃问邵氏,“早饭煮好了?”
邵氏脸上谈不上欢喜,“你嫂子煮的蔬菜粥,将就昨晚的剩菜吃吧。”
青桃和邵氏早饭几乎不上桌,站着几下就吃了,天热包子馒头卖不完容易馊掉,两人减少了量,尽量卖半个时辰就收摊,而且她们不敢往远了走,邵氏去集市,她就在住户多的街口站着,每天站的地方不同,且会和客人提前说,防止她们白跑一趟或者找不到人。
慢慢的,客人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儿买包子,离得远的慕名而来的问街上收税的官差也能找到她。
以前她沿街吆喝叫卖,如今省了许多麻烦。
因此回家时太阳刚照到东边半墙,不冷不热的,邵氏每天也差不多这个点回来。
为此,巷子里的人没少问她们是不是有什么窍门,怎么把时间拿捏得刚刚好。
后巷的孙氏妯娌两也卖包子,常常午后还在街上晃悠,晒得汗流浃背的,完全赶不上邵氏轻松,巷子里的人家出于好奇买过孙家包子尝味道。
比谭家差远了,吃着还腻,而且有股怪味,不像谭家香醇。
孙氏妯娌扬言调料是差不多的,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大差异是面的问题。
谭家用的是细面,口感细腻,她们掺和了粗面。
为什么掺粗面?养家糊口不容易,想多挣几个钱。
孙氏这般坦荡,少有人骂她们黑心的,倒是觉得邵氏她们看着生意火爆,估计没挣几个钱,细面不便宜,加上调料柴火和水,成本更是高,便是眼红的秦娘子看邵氏都没有以前嫉妒了。
孙老爷想买谭家方子,给秦柏说了好几回,让秦柏劝劝谭秀才,价钱好商量。
之前给五十两谭秀才没应,孙老爷又添了三十两。
八十两啊,够她洗十年衣服了,孙老爷还承诺秦柏,如果说服谭秀才卖方子就给秦柏五两银子作为报酬,秦娘子满心是怎么让邵氏松口。
谭秀才是个爷们,不管家里的事儿,只要邵氏点头,方子还不是说卖就卖?
巷子里的人都八卦谭家昨晚的哭声怎么回事时,她想的是怎么撬开邵氏的嘴,这不,看邵氏和青桃前后脚进巷子赶紧笑盈盈凑过去,“谭娘子,那些人说什么你别往心里去,多年媳妇熬成婆,还不兴咱摆摆婆婆架子啊。”
巷子里的人都说邵氏斥骂儿媳妇是儿媳妇没有身孕的缘故。
秦娘子觉得是该骂。
邵氏不知道眼前什么状况,懵了会儿,秦娘子挤眉,小声提醒,“你是不是骂青文媳妇了,她们说你是恶婆婆呢。”
邵氏回过神,不欲解释。
斥责郭寒梅的是谭秀才,与其让谭秀才被人议论,不如她揽下来,答道,“恶就恶吧,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说什么我听着就是。”
完全没为自己辩解。
秦娘子不禁好奇,“青文媳妇哪儿惹你快了?和我说说,我帮你跟人解释。”
家里的事儿哪儿好意思往外说,她笑笑,“我看她不顺眼罢了。”
“她们说昨晚听到男人声音了,是不是青文媳妇和青文吵架了?”
不怪她们没听出谭秀才的声音,谭家堂屋里挂了竹帘,外人瞧不见里头发生的事儿,而谭秀才素来和善客气,不像疾言厉色的人,昨晚训人的声音夹杂着地方口音,更像谭青文的。
邵氏没有说话,秦娘子以为自己猜中了,“那你得好好骂她,进门这么久肚子没个动静,竟跟青文闹脾气,像什么样子啊。”
邵氏静默无言。
心里却有点担忧,郭寒梅卖绣品去了没有回家,邵氏怕外头人听到她的话,拉着青桃回屋说的,“外头对咱家议论纷纷,会不会影响你爹的名声啊...”
谭秀才在府学还算受先生赏识,如若因为这事影响到先生对他的评价就得不偿失了。
青桃道,“谁家没点事儿啊,娘你别胡思乱想,爹是长辈,说大嫂两句没什么。”
昨晚谭秀才没说几句重话,要不是郭寒梅哭,其他人约莫都不知道她家发生了什么事,毕竟都是村里出来的,说话嗓门大的人多的是,要不是太激烈不会引起注意。
就像秦柏和秦娘子半夜吵架打架也是闹太大声且闹久了的缘故。
房间不隔音,但各地口音不同,说方言有些听不懂的。
“你爹名声没事就好...”
“哪儿像娘说的严重,秦家打架不也没事吗?”
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只要不违背人伦礼法就没事,青桃让她放宽心,邵氏点头,“其实说出去也是你大嫂做得不对,你爷奶活着,你当家,哪儿轮得到她说话。”
以前夜里和谭秀才说说话,谭秀才会教她为人处事的道理,现在夫妻俩分开睡,很多事情只有她自己思索琢磨。
无论如何,郭寒梅做得不对。
郭寒梅也知道自己这次彻底惹怒谭秀才了,布庄附近有间书铺,想给谭秀才买本书,一问价格就犹豫了,思来想去,最后买了只笔,另外给邵氏买了盒胭脂,给青桃买了朵绢花。
她觉着自己算有诚意了。
邵氏仍没好脸,脸色反而比昨天更差了,她沮丧不已,邵氏根本不收她的胭脂。
“我要什么我自己买,用不着你假好心。”邵氏铁了心要摆婆婆的谱,对面院里的人瞅着,打趣她,“谭娘子,儿媳妇孝敬你的你就收着呗,毕竟你指望她给你生个大胖小子呢。”
传宗接代是女人看得最重要的事,再厉害的婆婆听到有孙子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邵氏是个例外,“我不指望她,我还有两个儿子呢。”
她想过了,郭寒梅没生孩子就起了花花肠子,真有儿子依仗不得作妖啊,李氏就是那样的,青阳没出生前她规规矩矩的,连生两个儿子后就性情大变,想卖闺女,想当家,想分家,想一出是一出的。
郭寒梅有了儿子不会比李氏好。
她和郭寒梅说,“你也甭讨好我,好好想想你做的事...”
郭寒梅攥紧手里的胭脂盒,脸色发白,邵氏懒得看她,天气炎热,蒸笼里的面屑硬得沾着布不好刮,她把布拿出来,让青桃先泡着,泡软了再洗。
今个儿送水的还没来,邵氏让青桃去问问。
青桃说好,没走出巷子就碰到挑水的来了,不是平时送水的人,说是他弟弟,看到青桃后眼神上下乱瞄,青桃不是很舒服,但听说了些他家情况,没有说什么。
哪晓得人进门后直直往灶房走,青桃心里疑惑。
知道她们要洗蒸笼,每次挑水来都是先把院里的盆和桶装满再问灶房的水缸有没有水,没水才进去,有水的话进也不进。
邵氏也纳闷,“怎么不是小章啊?”
“说是他弟弟。”青桃跟上前,见青年把水倒进水缸没有立即出来,而是盯着墙边碗柜瞧,心下沉了沉,说道,“今天不用水了,你先回去吧。”
“水缸没满呢。”
“够用了。”
青年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走到门口,突然指着碗柜说,“你家碗柜挺好看的啊。”
“不都那样吗?你哥出什么事了?”
“我嫂子的病严重了。”青年一步三回头的离开,邵氏和青桃咬耳朵,“小章弟弟怎么不像他啊。”
因巷子里出过事,邵氏格外避讳跟外男打交道,小章每次送水来她都在院里待着,拿钱都是青桃出面的,面前的青年身板瘦削,收钱时瞻前顾后的,邵氏没有好感。
“我待会去问问。”
“问什么?”
青桃没说,猜测青年走出巷子了她才出门,她不知道章家住处,问的是守古井的老人,得知她家送水的换了人,老人一脸惊诧,“不应该啊,只听小章说有妹妹,没听他说有弟弟啊。”
语声刚落,就见小章挑着桶从尽头处走来,,那些人说什么你别往心里去,多年媳妇熬成婆,还不兴咱摆摆婆婆架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