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出发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林暄闻言,眉头却始终不展,一个大活人,总不能凭空消失了。可商铺附近的暗桩却都说没见过布桑,商铺里头也翻了个底朝天,连后院床架都拆了,可就是没有布桑的踪影,铺内也没寻得其他密室密道。

  “苏府的南黎人就会易容,你能确定布桑不会易容吗?”青龙看着瑞王一脸疲惫,心中有些不忍,开口问道。

  白虎摇头道:“布桑是上元趁乱逃跑的,在护国公府时也未易容做掩饰,基本可以确定他不会易容。不过,海捕文书都是画像,只要换一身衣服,混进什么商队或者人堆,应该很容易逃过追捕。”

  苏影已经上了三楼,跟丹枝一道笑闹出了声,林暄听到女孩子欢快的声音,沉声道:“此事从长计议吧。昨日上午去了京兆府,将计就计打草惊蛇了一次,布桑如今只会更谨慎。倒是船上的事你们要管好,如今带出府的府兵都是精锐,但是出行不便,还是精简了人数。记住,遇事先保证三小姐的安全,其他什么的都后一步。”

  “是。”

  除了跟着瑞王一道上来的人,船上本就配了两个厨师,几个船夫。他们这艘船日夜不停靠,苏影头一天看了一天风景,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偶有冬鸟飞过,水路间货船不断,可是一天下来,苏影还有些腻味。

  “这人工渠一直挖到洛阳吗?”

  天色渐暗,苏影到了二楼舱厅,准备和林暄一道用晚膳。

  “是。原先是广通渠只从长安到潼关,连广通粮仓。可潼关到洛阳经黄河,这段水流太湍,黄河本身又极易改道,行船变数大,不安全。五十多年前,若要从长安坐船下江南,必须先坐马车,过函谷关到东都洛阳,再乘船南下。所以后来干脆分引渭水和黄河水,开凿了人工渠。出了洛阳之后,这道人工渠还有很长的一段,名为通济渠,一边从板渚向北修永济渠,一边到山阳再向南凿江南渠,水路全程至少六千里。”

  “六千里?”苏影惊道。

  “是,关中虽也为产粮之地,可居民众多,产能也比不上河东一带,洛阳之所以为东都,也是因为每年粮仓丰/满,为了向长安运漕粮,特别开凿了这边的人工渠。”

  “漕运和粮食这些都数户部下辖的内容吧?本来觉得殿下能带兵打仗,又能吹笛写诗,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殿下连这些都搞得清楚。”

  苏影笑着,主动给林暄夹了一筷子荔枝肉。

  “户部主要由齐王治理,我也不算熟悉。这些只是基本的信息,其实户部本身人员最为复杂,里头门道也最多,齐王从先帝开始便协理政事,自然是最为清楚。”林暄自然地夹起肉块,送进嘴里。

  苏影撇嘴道:“六部中属户部油水最大,齐王若是做惯了,自然有自己一派势力,如今皇位更迭,他却占着户部三分地拿十分的收益,自然是不愿意放手。”

  林暄抬眸,看了一眼苏影,迟疑了一下,没有说话。

  苏影见状道:“如今也没有外人,我自然是说实话,若殿下不喜欢,我不说便就是了。”

  林暄看看苏影,半晌才叹口气道:“这些事连你都能看出来,朝廷里谁人看不出来呢,只是这些话你在我面前说便罢了,被旁人听去还是不好。”

  苏影笑道:“我知道啦。不过政事复杂,我如今是真的见识到了。比如布桑这事,我本来以为南黎在大辰势力不过如此,如今看到他在护国公府众人眼皮子底下跑了,才知道南黎在大辰的暗中势力真是不小。”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林暄摇头:“其实,南黎背后的,不一定就是南黎。”

  苏影一歪脑袋,脑子里斟酌着林暄这句话的意思。

  林暄没有再多说什么,只给小姑娘夹了些菜。

  一路顺风顺水,一行人没耽搁多久,两天便就到了洛阳。

  苏影一早就候在船头,远远就顺着洛河看到了雄伟的宫城,近些了,就看到了卧在洛水之上的天津桥。

  天津桥主桥一共有九个桥洞,最大的即使是楼船也一样能过,两旁还有辅桥。洛阳是南北水路中心,万国舟帆皆由此而过,忙碌水路,似乎隐隐能瞥见东都的繁华。

 之地,可居民众多,产能也比不上河东一带,洛阳之所以为东都,也是因为每年粮仓丰/满,为了向长安运漕粮,特别开凿了这边的人工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