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天策第2/3段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伸手接过,小声道:“谢谢姐姐。”
苏影摸摸她的头,回头对林暄一笑。
太阳有些西斜,苏影一路上吃了江米条,又吃了金麻枣,肚子撑得圆鼓鼓的,丹枝抱着一摞洛绣布料,碧落端着两盒刚买好的梅花玉花瓶,青龙拎着两瓶杜康酒,就连林暄手里都捧了一油纸包的特产小吃。
苏影满足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又看了看自己刚从胡商那里买来的香料和一串琉璃项链,笑得眯了眼。
果然女孩子的乐趣就在于逛吃逛吃。
苏影还这么想着,马车便已经到了码头,船还停靠在原来的位置,有两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候在船边,一高一矮,见林暄下车,赶忙都靠了过来,接连鞠躬。
只听矮的中年男人开口道:“王爷回来了,闻说您来洛阳,我和朱将军都是激动得很,一听到消息便赶过来了。”
林暄点头道:“让两位大人久等了,如今天色渐晚,去别处不方便,若不介意,还请船上一叙。”
“哪里哪里。”矮个男人赶忙让出道路,“王爷先请。”
到了船上,林暄向苏影介绍了一下,矮个男人是天策府司马李澄大人,生的有些瘦小,眼里闪着精明的光;后头的男人人高马大,乃是天策府督军朱林将军,两人站在一起,总看着有些不协调。
苏影乖巧地各自行过礼,便识相地对林暄笑道:“殿下,这也逛了半天了,殿下和两位大人还有要事相商,臣女不便打扰,这便去休息了。”
林暄点头道:“好。”
苏影行完礼,便带着丹枝和碧落回了三楼卧房,临走还听背后朱将军似乎念叨着什么:“苏家小姐年纪不大,王爷这一路带着也是辛苦。虽是太后旨意,可拖着这么个半大丫头,总归是辛苦王爷。”
林暄看着苏影的背影,闻言冷不丁地转头,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朱林,才撇开视线,带头先进了二楼船舱。
李澄赶忙跟上,回头瞪了朱林一眼,有些怪他多话,朱林见状,下意识抿了抿嘴,不再多说,也跟了上去。
“王爷此行怎的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咱们也好设宴为您接风啊。”
几人在船舱里的圆桌里依次坐下,李澄便笑着开了口。
“李大人客气。”林暄淡淡开口,“喝茶吧。”
两人皆是应是,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如今上元刚过,洛阳这边也该是新岁练兵的日子,还让你们专程进城,辛苦二位了。”
“哪里哪里。咱们这都是忠君为国,哪里谈得上辛苦二字。”李澄听了赶忙放下茶杯,推辞了一番。
“天策府乃是高祖创立,是东都乃至大辰都引以为傲的军事部门。如今虽然天策上将施大将军在京赋闲,二位却是他早在先帝时期就已任命的栋梁之材,如今新帝登基刚满三年,东都作为关中要地,许多事情,还需两位多多照应。”
李澄有些意外,都道先帝四子中,瑞王林暄是最不善于应酬之人,多数时候瑞王都与皇帝或者景王一同出现,只是候在身后,黑着脸不说话,让人觉得难以亲近。没想到如今瑞王一个人应酬起来,却是得心应手得很。
“这是自然,还请王爷放心。”惊讶至于,李澄还是应了话。
天策府同其他机构不同,不是由皇上直接任命,而是由天策上将任命余下官员,这么做的本意原是让领军之人有极大的发挥空间,自由作战,可如今天策上将施楠对当今圣上心意却让人捉摸不透。面前的李澄和朱林都是施楠早年的得意门生,尤其是李澄,此人善于应酬经营,为人圆滑老到。想到这里,林暄不由得打起了精神,谨慎面对。
“说到新岁阅兵,去年兵部要的点兵名册和钱粮账簿,天策府一直没有递过去,如今上元已经过完,不知你们这边备得如何了?”
“备好了,备好了,还抄录了两份。原是准备这两日就快马送京,既然王爷来了,自然是给王爷一份,待王爷过目,确认无误了,再送过去。”
林暄心下留了个神,他素来不插手兵部之事,顶多也就是上元节支配了巡防营,李澄怎么知道他今日会问起簿册的事情,还一并带了过来给他过目?
此次若不是景王林昭一力向皇上力荐,他也不想插手天策府的事情,但是眼下林昭卧病,京中局势成谜,他又凑巧过洛阳,不接下这个担子,似乎也说不过去。
面上不动声色,林暄点点头道:“多谢李大人,皇兄正是这个意思。皇兄登基这三年,无论是他还是本王,都还未亲临过洛阳城,许多事情还是你们最熟悉,还需要两位大人多指点。”
李澄和朱林交换了个眼色,便将几本簿册递了过去。
林暄也不托大,接过来直接就翻开了细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