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摸鱼才是第一生产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到《天才枪手》上:

  导演就是他自己,不用说;

  剧本也是他拿出来的,而且还交给编剧组继续修改打磨,据他所知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三版,但他还是不满意;

  明星,最大牌的沈贞仪敲定了,配戏的老戏骨也敲定了,其他演员都交给副导演老徐带人去试镜,起码第一轮试镜还用不上他;

  资金……尼玛,这工作不就是落在他老王身上了吗?

  ——你瞅瞅,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被王维“甩”给了其他人,他这个导演兼任制片人可不是当得游刃有余?

  王维可不觉得自己是在“甩锅”,这明明是比拍上一部电影时更加成熟了好不好。

  不学会摸鱼,怎么能有更大格局?

  比如——

  “嗯,我顺便摸了一下我们营销部门的底,怎么说呢?达不到我满意的程度。”王维直言不讳。

  虽然新片都还没个影儿,但作为制片人,他已经在考虑片子的观众开发了。

  问题突然回到公司身上,老王目光一凝:“怎么说?”

  “你该知道,过去不管是五大还是我们敦煌,都有不同类型的影片使用不同宣发方案的说法。”

  老王点头:“这些方案都是各大发行公司的商业机密。”

  “但你没有发现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一代人的成长,基于经验的旧的电影宣传方案正在失效。”

  王维皱了皱眉,继续道:“我让他们就《天才枪手》的剧情、明星、地域背景做分析,辨别目标观众人群,以便精准营销,发现他们完全忽视了互联网,然后……”

  他敲了敲桌子,道:“我就在想,敦煌是这样,五大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是不是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时代在变革,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

  老王似乎有点懂,但又没完全懂。

  毕竟,他很难想象日后的互联网会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

  “所以,你是想……”

  “重组敦煌的宣传和发行部门,依靠新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来获得电影宣发的数据和公式。”王维总结道。

  他说的,其实就是新时代烂大街的大数据思维。

  但在这个互联网还处于门户网站的时代,只有少数时代弄潮儿才有大数据的概念。

  老王就似懂非懂。

  但有一点他听懂了。

  王维这厮的眼光似乎已经超脱了导演兼制片人的身份。

  这就有点吓人了喂。

  可以说,任一个导演兼任制片人,掌握最终剪辑权后,还能制作出很好的电影,那这个导演必然会成为一方大佬。

  比如曾经的他们家的老爷子,比如华娱现在那几个一线的大导演……

  而超脱了导演兼任制片人,那又是何等存在?

  大佬的大佬?

  老王不敢想。

  更令他深深迷惑的是,难道摸鱼才是第一生产力?

  不然这厮怎么摸着摸着就有了这么多让他不明觉厉的想法?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