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肖想北美新市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维不知道圈子里的暗流开始涌动。

  在他看来,敦煌现在就算吸引了一些人才加盟,大部分也是他们自己送上门来的,敦煌可没有大挖五大的墙角,不至于引起反弹。

  就拿他此前在庆功宴上招揽的几个导演和制片人来说好了,虽然都有相当的经验,但都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合适的机会,才自己送过来。

  当然,他们未来的成就不好说,现在的水平已经够敦煌用了。

  而就是这么几个人,都不是说拿下来就拿下来了。

  单单是要签长约这一点,就是个困扰。

  障碍主要来自于他们各自的经纪人——

  签订长期合约,对于他们在后续的合作中加价实在是太不利了。

  这也是敦煌要求签长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长约更多的是限制目标对象在续作中漫天要价,而不是无限压低片酬。

  即使签订了长约,支付给对目标对象的片酬,起码会符合市场行情。

  但经纪人们显然不会这么看。

  他们的利益是直接跟客户收益绑定的,不能为客户争取更多价值的经纪人,将毫无价值。

  不过,一切的分歧,在敦煌新的“加薪”计划面前,都画上了句号。

  ——即使签订长约,只要对方能源源不断的创造价值,敦煌也完全不介意提高他们的待遇,甚至主动满足他们拿票房分成的心愿。

  毕竟,他们此前要是在其他影视公司有拿票房分成的资格,也不可能主动前来“被挖”了。

  而且,敦煌这样的玩法,大部分业内公司都是玩不起的。

  电影产业当然是这个世界上合法且暴利的产业之一,但有赚就有赔,且无论中外,赔的都比赚得多!

  把目光放在敦煌身上久了,或许会有些错觉,它拍的小成本都赚了啊,而且都是大赚特赚!所以,我为什么不能有样学样?

  跳出敦煌往外看,无论是华娱圈,还是好来坞,赔钱的片子多了去了——不是随便哪家公司都可以做一部红一部,也不是随便哪个人拍一部就红一部的。

  敦煌以下的小公司,大部分只有流着哈喇子羡慕的份,就算同样开出票房分红的待遇,也没人相信能拿得到——他们先养活自己再说其他吧。

  五大在质量上确实更有保障,也因此被资本倚重,但对于创作者个体同样高高在上,除了少数关系密切的大导演、金牌制片人,一般的创作者也很难获得有保障的票房分成。

  注意,是有保障——口头上的分成,约等于零。

  所以,在用钱砸人这条道路上,敦煌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路。

  而外人也不难看出,这条路只有王维领着才能走得通。

  ……

  外人都知道,王维自己当然不会不知道。

  所以哪怕其他工作再繁杂,他也没有放松对作品的“凋琢”。

  他的作品才是敦煌的招牌——敦煌现在一切欣欣向荣的形势,都是建立在他一直保持成功的基础上。

  坦白说,这当然是不怎么健康的发展模式。

  但在现阶段,这是敦煌最好的选择。

  钱这玩意儿,不仅能深深刺激个人;一家公司要想发展起来,钱这玩意儿的刺激,也是最为重要的!

  而在一家公司每年出产电影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要么是尽可能提高影片质量,要么是——开拓难看出,这条路只有王维领着才能走得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