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再制一只千里镜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看看,我看看”,郑和满脸激动。

  阿垄笑着指了指房顶,只见马闲如一只屋脊兽般蹲在房檐边,正拿着“千里镜”四处张望。

  “下来”,郑和喝了一声,全无往日的从容。

  不知是不是郑和声音太大,马闲突然脚下一滑,“啊”的一声从房檐上滑落,千里镜脱手而出。

  郑和一个侧身,如同一只豹子般弹射出去,一把捞住了“千里镜”,再看身后,马闲却气定神闲的“嘿嘿”直笑,以他的身手怎么会失足呢,明显是在戏弄郑和。

  郑和冷哼一声,也不计较。阿垄却在一旁暗赞,怪不得郑和能在靖难之役中屡立大功,原来也是一大高手啊。

  在马闲提醒下,郑和眯起一只眼睛凑近“千里镜”,对准远处慢慢旋转起了铜管。

  片刻,郑和缓缓放下“千里镜”,一滴浊泪从眼角滑落,他向天张开双臂,喃喃地说道:“鬼斧神工,大明重器啊,大明重器啊!”

  马闲在一旁却不以为然:“大兄,这也算重器?没这玩意儿,咱们还不是照样下西洋?”

  郑和白了马闲一眼,懒得和他争辩。他深知,有了这“千里镜”,航海观察水文、暗礁、敌情哪一样都是将发生颠覆性改变,更重要的是,面对西北狼一样的瓦剌、鞑靼,这“千里镜”甚至将改变将士的作战方式,乃至影响大明的国运。

  郑和略一思索,向着几位匠人说道:“几位辛劳,提前十九天制出了这‘千里镜’,说好了提前一天赏银五两,就按二十天算吧,本官这就兑现”,说罢,回头吩咐一声,管家一躬身,亲自去取银子了。

  几名匠人喜出望外,这可是足足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要知道,大明普通人家,一年开销不过十余两银子。

  郑和又对阿垄说道:“小先生,此事你居功至伟,一月为期这才刚刚十天出头,本官以为,何妨再打造出一支‘千里镜’来,这第二支‘千里镜’上雕刻的纹路,就用龙纹如何?”

  阿垄略一思量,就明白了郑和的意思。这次向朝廷献宝,说白了宣德才是最终的裁定人,相较于水波纹“千里镜”,龙纹“千里镜”定能更受宣德喜爱。再者说,让工匠们再制作一遍“千里镜”,也就能充分证明,“千里镜”完全可以批量生产,更能打消宣德的疑虑。

  “一切听郑大人安排”,阿垄躬身道。

  “好”,郑和点头笑道,召过几名匠人吩咐道:“就按这支‘千里镜’,限时半月,再打造出一支来,只是铜管纹路要改制成龙纹,做得好了,本官另有重赏。”

  几名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更何况,时间还非常宽裕,足足有半个月呢。

  “小先生,在我这儿暂住,有什么需要你尽管说”,郑和问道。

  “说起来,还真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阿垄诚恳地说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