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罗织罪名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朕好着呢,太医治疗有功,而且国事杂多,不容朕多休息一日,朕也不得不带着伤病批阅奏折处理国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些话说完,建阳帝自己都感动了。

  薛延磕了个头:“在这个节骨眼上,儿臣无法为父皇分忧,实在是痛恨自己的无能!偏偏又给父皇出了难题,儿臣于心不忍。”

  建阳帝不解的偏了偏头:“你给朕出了什么难题?裴晟他侄女的事朕已经命人去办了,你只需再在顺天府住上两日,便再无麻烦了。”

  “父皇明鉴,儿臣所说之事并非此事,而是有关三皇兄的。”薛延直接说道:“儿臣知道三皇兄在这次京城叛乱中立功不小,所以想着找机会感激皇兄一番,却没想到被贼人陷害自己遇到了麻烦,于是便着人准备送三皇兄的谢礼和贺礼,没想到在下属打探三皇兄喜好时,偶然间发现他去了苏家的宅子。”

  建阳帝动作一顿,两只手按在桌案上,身子往前微微探着:“哪个苏家的宅子?”

  “就是罪臣苏冶曾经住过的宅子,那里已经荒无人烟了,三皇兄没事去那儿做什么?儿臣本不该当回事,毕竟有可能是父皇您交代三皇兄的任务,但儿臣却也不能装作毫不知情,若是此事不是父皇交托,那他主动前去,便不对劲了。”

  他的话果然勾起了建阳帝的怀疑。

  薛骋是个什么性子,作为父亲的建阳帝还算了解,当初苏冶出事时薛骋不在京中,从京外回来后对此事也多有打听和探查,言语里尽是不信,当时他还着意打压过薛骋。

  苏绽青从湖中,给薛骋救出来的事,建阳帝也是有所耳闻的,因为此事他当年还夸奖过苏绽青。

  多少年了没人提起此事,现在薛延忽然提起,让他将本该忘在脑后的事再次回想起来,这一定不简单。

  “你知道了些什么?”建阳帝问。

  “儿臣觉得三皇兄不对劲,听说他去了苏家的旧宅,想着替父皇监视他,便派人去盯着,也巧的很得知了他暗中祭拜苏冶,父皇,那苏冶可是罪臣啊!”

  建阳帝沉默了一瞬。

  他本该告诉薛延,苏冶是被人所陷害的,但他说不出口。

  堂堂帝王,怎么能承认自己错了呢?当初他也并非没有怀疑过这件事的真假,可苏冶实在是太得民心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在背后议论,说他依靠苏冶才有胜仗可打,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原因也都是有苏冶的存在。

  杀了苏冶的,或许不是宁寿长公主、马赋祥以及瑞王的陷害,而是建阳帝心里的猜忌。

  这些建阳帝都明白,也正因他看透了自己,他才更加不能承认。

  当初就是因为忌惮苏冶才将其除去,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他也不可能装作毫不在意,和苏冶关系过密的人,对于他来说仍然是个威胁。

  “老三和去祭拜罪臣做什么?”建阳帝低下头沉声道:“还有其他什么事吗?”

  薛延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

  背后那一点点的暗害根本伤害不到薛骋,薛延知道靠自己不成的事,就要集思广益,通过别人的方法取得自己的胜利。

  当初宁寿长公主和瑞王等人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将苏冶拉下马来,他也能用相同的法子,编造假象、证据和事实,挑拨建阳帝与薛骋父子之间的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薛延说谎道:“儿臣的手下,发现三皇兄从苏家的旧宅带回来了一个男子,此人被三皇兄看管的很好,儿臣猜测是苏家的旧人。”

  “怎么可能?苏家的人不是都死绝了吗?”

  “也许还有漏网之鱼,没被发现呢?不然什么人会藏身于苏家的旧宅?又有什么人会得三皇兄如此在意,小心翼翼的带回了自己的住处?”薛延想到自己的幕僚提起过,那人似乎只有一只胳膊,为了将这个罪名做实,他也直接说道:“此人没了一条胳膊,说不准就是两年前断掉的,这两年一直藏身于苏宅,碰巧被三皇兄看见了!”

  建阳帝沉默了好半晌,最后才说:“你说了这么多,可有什么证据?”

  薛延藏于袖中的手慢慢攥成了拳头,没人知道此刻的他有多么紧张。

  陷害人这种事,他只给旁人出过主意、当过帮手,却从未自己试过,所以若说不紧张那完全是假的。

  何况他自己方才说的那些也不过都是胡编乱造罢了,利用的便是建阳帝藏于心底的多疑和猜忌,哪里有什么证据可言。

  可挑拨起建阳帝对薛骋的疑心,这便够了。

  “父皇,儿臣担心三皇兄错了心思,和那乱臣贼子狼狈为奸要害您,所以提早告知您一声,也正因如此还未取得证据。不过父皇您不必担心,儿臣这就帮您查证此事,若是因此误这件事的真假,可苏冶实在是太得民心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在背后议论,说他依靠苏冶才有胜仗可打,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原因也都是有苏冶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