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断案第2/3段
马赋财只是一个有着闲职的官员,往日是不用进宫上朝的,但昨晚的事让他又气又怕,这才来到了宫中。
“朕知道了,朕已命人追查此事,务必要把那两个盗贼绳之以法。”
马赋财撇了撇嘴角,心里对这话十分的不信任。
宁寿长公主遇刺到现在过去多久了?什么也没抓到,朝廷的办事效率可真是低。
不过说起来最近的人都厉害的很,不论干了什么事,都能全身而退不留痕迹不被追查,建阳帝一次一次失败,恐怕他心情一定不好。
果然,照着马赋财的想法,建阳帝一回到御书房,气的摔了宫婢端上来的茶盏,吓得一屋的宫婢太监尽数跪下。
“真是岂有此理!刑部是做什么吃的?那顺天府是做什么吃的?朕养他们让他们食朝廷俸禄,不是让他们吃干饭的!”
瑜贵妃在外头听了这些,笑着走了进去,将地上的碎瓷片捡起来:“陛下不要动怒,这些官员审案还可以,查案却是短了一截儿,主要是贼人实在狡猾,轻易不留痕迹,除非他们是狗鼻子鹰眼睛,否则哪里能追踪到呢?”
“朝廷养他们,他们就这样回报朝廷?外头的百姓恐怕大牙都要笑掉了!”
瑜贵妃把碎瓷片给了旁边的宫婢,示意她出去:“他们手上自有自己的案子要查,分些心出去不止这个案子办不好,自己手上的案子也会办不好。”
建阳帝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跟着点头道:“爱妃说的是,若是此案再交给他们去查,弄不好朝廷还要遭人嘲笑!”
瑜贵妃眨了眨眼睛,装作不解的问:“那陛下准备让什么人调查此事?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影响很大,调查此事的人不光要有勇有谋,还要有失败了被嘲笑的决心。”
有瑜贵妃的引导,建阳帝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薛骋。
这孩子气的他头疼,这些年受的嘲笑也不少,不差这一桩两桩,况且薛骋也的确有能力,此案交给他来查,没准儿真的能查出什么来。
“一大早皇后就到朕的面前哭诉,求朕给她哥哥做主,却丝毫不提此事的解决方法,还是爱妃有心。”
“臣妾也是随便想到的,这压根也算不得什么办法,只是不忍陛下因此事而皱眉。”
说着,瑜贵妃给建阳帝亲手倒了一盏茶,建阳帝乐呵呵的接过,看起来仿佛完全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瑜贵妃也知把薛骋推上来不对,但薛骋想要往上爬,手上必须要攥着功劳,要让外人都看出他不仅武艺高强,谋略也是一等一的。
当天晌午,宫里的人就传薛骋进宫,经过上一次的事,薛骋一直没见建阳帝,如今建阳帝差人召见,薛骋也不好不去。
进宫以后,建阳帝看他脸色不对,猜测这是还生自己气呢,便露出了一个笑模样来:“老三啊,你这脾气要改改,朕是君是父,都没把你的大不敬放在心上,怎的你还如此记仇?”
薛骋扯着僵硬的嘴角说道:“儿臣不敢。”
“好了,朕今日召你进宫,是有件事要交给你。”
薛骋眉头一皱,已经想到会是什么事了。
只听建阳帝说道:“马赋祥家里遭了恶匪的事,想来你也听说了,这件事影响很大,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廷也不可能坐视不理。偏偏其余的几个皇子,有些平庸了,朕能想到将此事做好的人,也只有你一人,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吧?”
薛骋知道这是个圈套,于是说道:“功劳甚多的朝臣都于事无补的恶匪,儿臣恐怕也查不出他们的踪迹来。”
建阳帝笑了一下:“尽力而为,能抓到就抓,抓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这样说,薛骋就明白这个意思了。
这是用他来挡百姓的议论,来遮掩朝臣的无能。
昨晚的事是他亲自所为,清楚自己没留下任何痕迹,别说是外人,就是他自己都难以从现有的情况找到自己的把柄。
建阳帝这么做,真是让薛骋寒心。
梨花村的疫病闹的人心惶惶,大臣也好皇子也罢无人敢去,这么一件容易丧命的差事,他就这么交给了自己,嘴上说是自己能耐大得信任,实则不过是自己的性命没被建阳帝放在心上罢了。
而现在又出了恶匪伤人纵火的事,朝臣无能,皇子平庸,这个苦差事又落在了自己肩上。
“父皇是想着,若是儿臣办不好此案,百姓们议论也只能议论到儿臣的头上?”
建阳帝面色一紧,连忙狡辩:“朕可不是这个意思,你不要误会。朕只是看你有能力,又细心,或许会发现这压根也算不得什么办法,只是不忍陛下因此事而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