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哄而散山西兵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面对后金如此迅猛的进攻,崇祯帝给袁崇焕下谕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

  这时共有四个镇的明军前来勤王,除袁崇焕驻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驻守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守顺义,宣府总兵侯世禄驻守三河。

  这时候崇祯皇帝感觉还是不稳妥,又加强北京城防。

  崇祯皇帝下令,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

  同时,还让太监来守城,这个时候,让太监守城,不瞎指挥就不错了,可是这时候基本上能用的人都用了,可见崇祯皇帝的紧张。

  不久后,又下令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让他们率兵,来到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这个时候其他地方已经挡不住了,不如集中力量保卫京师。

  山西总兵张鸿功的五千士兵到达京师附近后第一天兵部传令他驻守通州,可后金已经绕过通州,守在这里没有意义。

  所以第二天这些士兵又被调去驻守昌平,可这时候清军早已经去肆虐房山,良乡两县。

  这支山西军队第三天又被调守良乡,辗转反侧,疲于奔命,第三天了,这时候山西军队不干了。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三天了,连顿饭都不管,就是帮闲,那也是得管饭的,凭啥让我们饿着肚子去打仗。

  这时候没有粮食吃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发生哗变呢?

  第一天,第二天也还好,忍忍吧,还能过得下去,第三天,受不了。

  为什么不发口粮,不管吃的,这还是源于明朝一奇葩规定,明朝以文驭武,为了防止军中出现造反,割据等事情,粮草军饷一般是由文官控制。

  命脉都在人家手里攥着,武将们怎么能不服服帖帖的呢?

  至于造反,基本上没人干,还勉强能混的下去,就混下去吧,至于造反,那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作战的时候,军队在到达“汛地”的当天不准开粮。

  “汛地”指军队驻防的地区,即军队到达驻防地段的当天是不配给口粮的,必须自带或者自行解决。

  可是这些山西士兵,三天时间从通州换防到昌平,再到良乡。

  按照这时候的规定,这三天这些山西士兵可是一点粮食领不到的。

  “小乃球”

  “日你先人的”

  “田娃子,呆饿里”

  ……

  一帮山西兵开始骂骂咧咧的要哗变,这已经忍不下去了。

  于是,三天没有领到口粮的士兵们开始自己找粮食,士兵抢劫老百姓,那简单得很,所以驻地附近的百姓们遭了殃,粮食被哗变的士兵们一抢而空。

  有道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乱起来的士兵比土匪还狠。

  土匪至少只是抢一部分,就像理发一样,土匪就像给你把头发理短一些,而这些山西兵直接给你剃了个秃头,啥都不剩下。

  人饿起来的这个时候,太难阻止了,都特娘的快饿死了,有什么事都先给我往后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