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快雪时晴帖》第1/2段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二十三厘米,横十五厘米,四行,二十八个字。
它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这只是一种断句的形式,后世对这封书札的断句方法,多种多样,专家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
但抛却句读法,无数文人、学者对它的书法无不顶礼膜拜。
《快雪时晴帖》对后世影响深远,它与王羲之行书的典型风格不同,着重表现在用笔尤为圆润,提按顿挫的节奏起伏与弹性感较平和,而且结体以正方形为主,平稳饱满。
唐代李邕《麓山寺碑》与《李秀碑》(《云麾将军碑》)的体势、笔法取法《快雪时晴帖》较多,尤其是元代赵孟頫晚年的行书,也是远祖《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他的每一副字帖,无一不是重宝,后世模仿者多如过江之鲫。
《快雪时晴帖》虽然只有二十八字,但是历代名家和帝王在它上面的题跋,竟然多达数百字,远超原帖几百倍。可见世人对它的推崇和喜爱。
帖幅前有“廷”印,后有“绍兴”联玺,又“褚”半印。此帖唐初赐丞相魏徵,传于褚遂良。宋初为铜山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所得。苏氏世代仕宦,收藏宏富,仅此帖就有三本。
南宋初入高宗内府。明代由朱存良藏,后由卖画者售与王穉登,以后转手吴国廷、刘承禧。刘卒后又归吴国廷。元朝时先为张氏所有,后入元内府。其后为涿鹿冯铨所得。
清朝乾隆时期,《快雪时晴帖》进入内府,乾隆遂将此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同贮于养心殿温室内,额其室为“三希堂”。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乾隆视《快雪时晴帖》为“三希”之首,并在帖前写下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其技”,又评价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
“这……这……陈阳,你是怎么得到这幅《快雪时晴帖》的?”李重楼仔细检测了半个小时,全身激动的不住的哆嗦着,勉强挤出这句话。
“真迹!这是真迹!”吴浩文两眼放光,“这不是唐朝的临摹本!”
《快雪时晴帖》后世临摹作品甚多,而不少大家的临摹版本和拓本,也都是重宝。宝岛博物院收藏的就是一幅拓本,也被称为镇馆之宝。
叶天南的鉴定技术相对二人比较差,但是凭着直觉也知道,这是一副绝无仅有的至宝。
“运气!运气!”陈阳呵呵一笑,不好说是赌博赢来的。
“老弟,你这运气……实在是……让人羡慕的抓狂啊!”李重楼笑道。
王羲之的任何作品流传下来,无一不是国宝。寻常人连临摹作品都看不到,更何况他这是得到了真迹!
“国宝!国宝!全天下再也找不出来第二副了!”
叶老哈哈大笑,他和李重楼两眼放光,两人都异常的心动,但他二人都清楚,这种宝物,陈阳绝对不会转手让人,两个人勉强忍住开口的冲动。
叶天南止住笑,严肃的道:“陈阳,你的店中有这种重宝,恐怕会引来一些歹徒的觊觎,你最好安排好人手,严密防护!”
陈阳不住点头,脸色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一旦以后收集的宝物越来越多,肯定会引来更多人的忌恨,他们想方设法盗取,肯定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他拨通了肖青璇的电话。
“青璇,你在干什么?”
肖青璇嘿嘿直笑:“我和阿姨、小妹在外面玩,正好遇到叶雪和秦楠!她俩也和我们一起逛街呢!”
只听电话里传来两人的说笑声。
陈阳皱了皱眉,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青璇,你手里的保镖够不够用?要是够的话,再给我派来四个吧。晚上让他们给我看店!”
肖青璇知道陈阳肯定获得了什么宝贝,郑重的道:“放心吧,马上就给你派过去!”
挂了电话,陈阳脸色一凝,他又命吴浩文去购买一个最安全的保险柜。
时间不大,吴浩文指挥几名厂家工人抬着一只硕大的保险柜走进来,放在最里面的角落。
会引来一些歹徒的觊觎,你最好安排好人手,严密防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