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亚欧1935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秒针跨过的每一刻,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字保中这只穿越过来的大花蝴蝶在滇缅边界使劲的扑棱着翅膀,似乎在英缅北部甚至整个掸帮也算是刮起了几道弱小的风。却没能把风刮到整个欧亚。

  整个世界发展依然按照穿越前记忆中的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整个民国三十四年,公历1935年,世界格局更是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1月,国联对意大利的侵略行径采取绥靖政策。又一批意大利士兵出发前往非洲。埃塞国政府向国联控诉意大利的侵略行为,要求国联进行干预。国联实行“不干涉政策”,建议双方达成仲裁协议。

  萨尔公民投票赞成重新并入德国。1935年1月13日萨尔地区的公民投票结果表明,萨尔区528,005名具有表决权的公民参加投票,结果90.8%的人愿意归属德国。法国和国际联盟都认为表决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国联决定萨尔区与德意志帝国从3月1日起正式合并。普鲁士邦内政部长卡尔·塞福林认为帝国的政治现况是使萨尔区归属德国的基本诱因。小胡子在巴伐利亚州的家中用特有的救世主的口吻发表言论,声称“血的声音说出了有力的话”。欢迎“持续了15年的错误”结束。3月1日,萨尔和德国重新合并。

  1935年3月,战争乌云笼罩着欧洲。小胡子描绘《凡尔赛条约》,在梅林举行盛大阅兵展览。

  1935年3月31日,欧洲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了。30日,俄英双方官员举行了会议,使这个多事的月份达到了高潮。

  3月初,小胡子在萨尔受到最热烈的欢迎,那一天是萨尔从法国移交给德国的日子。人们在欢迎仪式上希望这块领土的移交将有助于缓和欧洲日益增长的紧张局面。然而,那天萨尔布吕肯一点儿也不平静,当小胡子称兴高采烈的庆祝者为“我的萨尔人”时,他们高兴得欣喜若狂。

  3天之后,英国宣布了一条新的加强防务的政策。一份由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签署的白皮书说,由于德国具有“侵略意识”和“整个世界……武装力量日益增强”,英国的防御需要加强。

  16日,当第三帝国宣布将重建军队征兵制时,英国又增加了对德国的忧虑。这一行动违反了《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部分。然而德国报纸对此用《凡尔赛条约结束了,德国重获自由》为标题公布这条恢复征兵制的法令说,“只有通过重建德国军队,德国人民才能在枪炮林立的欧洲保卫自己。”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反响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的大国都感到惴惴不安。法国感到泄气但并不感意外,英国感到愤怒但愿意派外长约翰-西蒙到柏林进行谈判;而表面缄默的日本对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感到高兴。

  一周之后,墨索里步其后尘扩充征兵,将1911年的毕业学生包括在内,到下月这个时候,意大利将有100万武装士兵可供作战。许多欧洲人对黑索里尼的动机还不太清楚。英国则派遣安东尼·艾登前往莫斯科同斯和莫等等人会谈。

  8月11日——纳~脆冲锋队举行反对德国犹~人的大规模示威。

  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法案规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然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这一法案的通过,从法律上把美国基本的欧洲政策固定下来,对当时欧洲的绥靖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发动对埃塞国的侵略战争,埃塞国抗意卫国战争爆发。意大利为摆脱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处境,决定侵占埃塞国,以控制英、法从红海通向印度的航道,参加列强间的竞争。

  ……

  在古老的东亚大陆,东瀛倭寇也加紧对华夏的侵略步伐。

  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内蒙锡林郭勒盟食盐,在多伦设盐务署,赤峰设分署,并规定今后向东蒙运盐,必须经多伦和赤峰,强迫征税。内蒙盐商大起恐慌,人民坚决反对。

  13日,为了把中国变为日本的原料生产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日本外务省议定《中日经济提携政策大纲》,提出由民间组织中国实业视察团派往中国,鼓励中国大量出产棉花以销往日本:在贸易上采取以货易货。16日,日本煤炭公司垄断热河孙家湾煤矿,以实现其统治整个东北煤业的野心。与此同时,大肆掠夺黑龙江黑河一带各金矿。19日。又在河北和热河交界的兴隆县组织采金株式会社,采用机器开采金矿办法,攫取大小倒流水等7处金矿。

  1935年5月7日,日本拓务省根据关东军的移民方案,制定了《关于满洲农业移民根本方策文件》,确定移民计划的根本方针为:自1936年起,在15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10万户,同时,日本拓务省在国内设立了“满洲移住协会”,负责宣传以及对移民的募集和训练工作。后关东军和满铁在中国东北设立了“满洲拓植株式会社”,负责安置日本移民。一批批日本武装移民团来到中国东北,向预定的地点移居。

  1935年6月27日,《秦土协定》签订,民府逐渐失去华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