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实验室与粮食安全第1/2段
建宁大学实验室,是字保中亲自动手设计出来的,位于建宁大学最里边岁孤山脚下,是一栋三层的小楼,一楼最右边的屋子常年上锁,进屋就看到靠墙一个大柜子。柜子可以挪动。
挪开柜子是一个简易的楼梯,下了楼梯便是一个用水泥加固的甬道。沿着甬道继续走五百米,有一个巨大的空间,这个空间位于岁孤山底下,排水排气孔洞都在隔壁的忠义堂里。
屋子里,摆放着字保中通过各种渠道从美帝医药公司购买的各种仪器设备,就这一屋子的设备,足足花了三个月的烟土收入,余华这厮当时可是一脸的不爽。
外面的楼房里也摆放了一套设备,不过外面这一套设备相对老旧,购买时候也是直接对外招标,老古董到属于那种各国情报部门都不愿意多关注两眼的类型。
不过吧,外面这套设备虽然是老古董,但在一些小国家也可以算作镇国之宝那种类型,就目前的建宁大学来说,已经够用了。
字保中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待在岁孤山底下的实验室里,是的字保中决定放大招了。
没有一个近代穿越者能拒绝抗生素,就像是是古代穿越者无法拒绝燧发枪和红薯土豆一样。
作为一个diy动手能力极强的好奇boy,穿越前的字保中同志对抗生素的提取也有涉猎,当然仅仅是涉猎,至于动手制作那确实没有动过手,无他,设备太贵,一般人买不起,在老街那地界,还真买不到。
字保中第一次接触土法抗生素是从接触日剧《仁医》开始的,后来字保中又重重复复看了好几遍,一边看一边暂停一边用小本本记下各种步骤。
后来,这厮甚至考古了四五十年代青霉素制造工作,在各种学术网站上细心研读了抗战时期合作青霉素制造的相关论文,可以说把各种步骤记得烂熟于心。
1928年不列颠帝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这玩意,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抗生素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感染疾病的死亡率,使外科治疗出现了突破进展,拯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从发现抗生素开始,人类开创了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一个新时代。
能否大规模生产并以患者能承受的价格供应市场,是青霉素是否能成为一种临床药物的关键。由于青霉素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难于批量制取和提纯,因此在1928年被发现以后,它的研究实际上经历了10年以上的沉寂。
1938年开始,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等人所组成的“牛津小组”发掘出这种几乎被人遗忘的化合物,又对它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于1941年发表了详细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临床试验报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青霉素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了未受战火波及的米国本土。米国政府迅速认识到了青霉素的价值和其在战争中的潜力,米国农业部下属的北方地区研究所通过研究,采用玉米浆成分改良培养基、筛选高产菌种、采用深层发酵法培养青霉菌、改进青霉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青霉素的生产效率。
米国的若干制药公司如默克、施贵宝、辉瑞、立达等,在米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下属的医学研究委员会牵头组织下,同时开展了青霉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战时生产委员会的原料保障和物质支持下,截至1944年2月,已有21家制药企业在生产青霉素。
青霉素生产在短短三年间就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转变,从此青霉素才正式步入了临床用药的行列,成为人类征服感染性疾病的“魔弹”。
而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也因为各自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现在是1936年,而美帝发现青霉素的作用并大规模生产的时间则在1941年,也就是说,只要发展区在这五年内将青霉素捣鼓出来,就可以大赚一笔,甚至还可以以此为契机攀上米国人的大腿。
其实,字保中也想过自己一个人垄断,可是生产抗生素这玩意需要足够多的玉米浆,这会不像后世,玉米产量嘎嘎的,现在的发展区粮食储量还远远不够,储备粮仓仅仅够现有的三百万民众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青霉素的生产效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