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讲究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可能!一定是吹牛!那韩二所部不过两三百人,就是有俞庆暗中支持,顶了天也就五百战兵,怎么可能斩俘倭寇五千余人,还一把火烧掉了倭寇的老巢?”

  就在武将们琢磨着如何从韩庆之手里分润的同一个时间,福建巡抚衙门的左庭前厢,七八个负责文书往来归档的都事、照磨、检校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注:都事,照磨、检校,明代低级文职,都事为从七品,照磨从八品,检校为九品,属于省级机关办事人员,没实权。)

  “肯定是吹牛,那帮兵痞,向来喜欢虚报战功,当年“播州之役”,好几次都被抓到了现形。斩首不过数百,就敢吹说歼敌逾万!”(注:播州之役,万历三大征之一,明军以二十倍兵力平定播州叛军,由此暴露出明军日薄西山的事实。)

  “应该不是吹牛,据连江县丞于青连夜送到巡抚衙门的文书,光是从船上押下来的俘虏,就有将近一千人,其中好多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倭!”

  “斩俘倭寇数量可以造假,董永岛的大火,可是几十里外的过往船只,都看得清清楚楚!倭寇老巢肯定没了,从此福宁府那边,可算彻底清净了!”

  “如果生擒的倭寇都有一千,那连斩首带俘获,恐怕五千都打不住!”

  “乖乖,当年俞龙戚虎,也不过如此。这韩二,真是个天生的杀星!”

  “当然是杀星,我听说,俞总兵之所以看好他,就是因为他去年在海上,单枪匹马杀了半船红毛!”

  “这事儿,老夫也听说过。老还看到锦衣卫押着红毛海盗游街,四下里老百姓朝着红毛头上扔臭鸡蛋……”爱阅app完整内容

  ……

  无论是怀疑传言注水,还是相信韩庆之真的以区区数百乌合之众,就剿灭了盘踞董永岛一带多年倭寇,众文职芝麻官们,全都兴奋得脸上放光。

  正如其中有人所说,董永岛上已经烧了几天几夜的大火,肯定造不了假。岛上的倭寇,即便没有全军覆没,也一定已经逃之夭夭。

  福宁府治下各县,都因此获得了至少三年安宁时光。

  作为巡抚衙门内的寻常书佐,大伙已经记不得,到底有多久未曾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以往即便有捷报传来,通常也伴随着大明官兵的巨大损失。

  俘虏和敌人的首级见不到几个,巡抚衙门这边需要准备的抚恤银子和铜钱,却装了一车又一车。

  而这次,非但向来喜欢卖惨的俞咨皋总兵,没有写文书来向巡抚讨要银子抚恤其麾下英勇殉国的将士,并且据福宁府连江县那边的同僚私下写信来透漏,金山卫守备韩庆之,极有可能从倭寇老巢之中,抄没到了大笔贼赃。

  光是拖在舰队之后用来装载缴获物的千料大船,就有三艘之多。并且每一艘货船的吃水线,都被压得极深!

  带着区区几百乌合之众,一战讨平了十倍余己倭寇,自身损失微不足道,还缴获了大批金银细软!

  这战绩,又岂是最近几年,福建水师那一次次惨胜能比?

  说他是俞龙(俞大猷)第二,绝非虚夸。弄不好,此人会成为第二个常十万!(注:常十万,即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曾自称十万兵马足以纵横天下,因此被称为常十万。)

  众文职芝麻官们,一改大明文官厌谈武事的传统,聚在一起,对传说中的大捷议论纷纷。话里话外,对创造了大捷的韩庆之,也充满了推崇。

  然而,凡是必有例外。

  正急匆匆进入巡抚衙门的正七品同安知县曹履泰,就是例外之一。

  听到几个文职书佐,话语里对韩庆之不乏钦佩之意,他的眉头立刻竖了起来,撇着嘴说道:“不过是匹夫之勇耳!诸位岂能如此为他张目?!依曹某之见,此人不过又是一个王直罢了!巡抚应该早日除了他,免得他将来羽翼丰满,为祸我大明海疆!”

  这话,可是说得太恶毒了。

  海盗大当家王直,当年坐拥战船千余艘,儿郎十万,遮断大明东南洋面。倭国,朝鲜,勃泥,皆以诸侯视之。

  结果被大明浙江巡抚胡宗宪,采取假意招安之计,轻而易举地擒拿斩杀,其妻子儿女,也全都分给了军中“勇士”为奴,很快都被折磨致死。

  曹履泰公然把韩庆之比作王直,等同于在他眼里,韩庆之根本不是刚刚立下奇功的大明武将,而是一个倭寇头目。早晚,都得身首异处!

  当即,众经历、照磨、检校们,纷纷侧转头,谁也不愿意接曹履泰的话茬儿。

  而那曹履泰了推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