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康庄大道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姓韩的,私下里究竟给朱巡抚塞了多少钱。竟然让巡抚器重如斯?!”刹那间,随行众官吏当中,就有人忽然推测出一种可能,随机,羡慕、忌妒和醋意,在心里轮番喷涌。

  也不怪他们误会了朱一冯,此人今日对韩庆之的“厚爱”,实在是超出了所有随行官员的预料。

  要知道,在当今的大明,文贵武贱早已经成了不容质疑和挑衅的“规矩”。

  二品副将与七品县令当街相遇,必须主动下马,站在路边向后者行礼,否则肯定会被骂个狗血喷头。

  一品左都督兼少保,被两个六品给事中拿捏得敢怒不敢言,抑郁而终,也不新鲜。(注:戚继光为一品左都督兼少保,被给事中张鼎思和张希皋联手弹劾,抑郁而死。)

  然而,却有一种情况,可以让武将稍微具备见了级别比自己低的文官也能直着腰说话的资格,那就是,取得武举人或者武进士出身。

  道理很简单,开科取士,乃是所有大明官员都认可,并且努力维护的一大善政。

  非进士不得入内阁,贡士官不过四品,早已是不成文的规矩。(注:贡士,通过国子监毕业择优分配的官员。)

  武科虽然不如文科受重视,却也是科举制的一个分支。能通过科举,考出来的武将,就不能算是兵痞,而是可以算作比文科进士和举人稍微低一挡的英才。

  在官场鄙视链中,武进士和武举人,非但高于凭借战功或者祖上余荫爬上来其他武将,甚至比起出身于国子监却没参加过科举的贡士和贡生,也略高一筹。

  所以,今日朱一冯的几句话,看似随口而说。实际上,却等于亲手给韩庆之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韩庆之如今已经是实权卫所守备,童子试(秀才)不需要考。乡试(举人试)就在朱一冯这个巡抚的眼皮底下进行,没人敢故意给他加高门槛。凭他这身本事,拿个本届武解元(乡试第一),岂不是手到擒来?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大明朝开科取士两百多年来,除了涉嫌科场舞弊那一届之外,还没出现过哪个解元郎,连个进士出身都捞不到!

  而武进士出身,便可以授实权游击。如果走对门路,且舍得花钱,授个参将也不无可能!

  换句话说,韩庆之只要一直顺着这条朱一冯的路走下去,他就是第二个俞大猷。甚至前途可能比俞大猷还要光明!

  按照大明官场的“优秀”传统,如果韩庆之没偷偷孝敬朱一冯几万两银子,这话说出来谁信?

  “莫非是一官兄的银子使到位了?他不是早就跟朱一冯割席断交了么?”非但随行官吏当中,不少人怀疑朱大巡抚收了银子,就是韩庆之本人,也被从天而降的善意,砸得有点儿懵,忍不住就往郑一官先前对自己的承诺上联系。

  不过,好歹上辈子也是差点儿就在非洲做了酋长的人,韩庆之官场情商不是一般的高。甭管朱一冯是收了钱才提携自己也好,忽然心血来潮也罢,他都会念对方的情。

  因此,稍稍后退半步,他再度向朱一冯郑重行礼,“多谢朱公指点,末将愿下场一试,力争不辜负您的期待!”

  “这厮好大的脸,给个杆子立刻就往上爬!”跟在朱一冯身后的那些官员当中,不少人立刻在心里头悄悄嘀咕。

  同样是尊称,朱巡抚和朱公,远近却大不相同。

  前者是按照官场等级,下官对上司的称谓。而后者,却已经有了一些以晚辈拜非是一官兄的银子使到位了?他不是早就跟朱一冯割席断交了么?”非但随行官吏当中,不少人怀疑朱大巡抚收了银子,就是韩庆之本人,也被从天而降的善意,砸得有点儿懵,忍不住就往郑一官先前对自己的承诺上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