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局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以,朱慈烺在未来一年,至少还要将自己麾下的兵马,扩充一倍,到五万,高杰,黄得功,刘泽清,马士英,郑成功等人的兵马,也需要进一步扩充,才能有和清军主力一战的能力。

  毕竟,此战之后,清军或许再也不敢轻视明军了,朱慈烺再想诱敌深入,恐怕也不可能了。

  但这样的兵马扩充,还只是在淮河一线,湖广一线的军务,朱慈烺还鞭长莫及,只能施加政治影响。

  所以,这个时候,在湖广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抗清力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仅仅依靠左良玉和他麾下那数千精锐,是远远不够的。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朱慈烺的出现使得,南京的太医,局势的好转,都使得左良玉此时还没有因病离世,还在镇守九江。

  至于武昌,和原本历史上一样,被左良玉一把火烧了,然后李自成就这样被他陷入了死境。

  不过,西路清军从西安一路南下,到了武昌,基本上也已经精疲力竭,根本没有余力再战,又因为左良玉的继续抵抗,部下也都没有和原本历史上一样投降,阿济格只好班师北回。

  当然,阿济格也因祸得福,大军所携带的红夷大炮并没有被马进忠这个老油子全都扔进长江里。

  阿济格率兵北撤之后,左良玉和湖广的堵胤锡联合行动,很快收复了襄阳以南,荆州以西的诸多州府。

  而在朱慈烺的努力之下,堵胤锡也收到了南京朝廷的命令,对愿意归顺的大顺军余部,尽量接纳,不愿意归顺的,则赶到重庆,夔州一带。

  在没有确定李自成的死讯之前,大顺军各部是不可投降的,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也不可能愿意接纳这支叛军。

  至于为什么是重庆,夔州一带,这自然是朱慈烺这个后世来的人故意为之的,顺军在那里获得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才有可能在第二年的时候替他抗清。

  面对在军力上,比大明,大顺,大西都要强大的满清,朱慈烺并不愿意再内斗,消耗自己珍贵的兵马。

  而且,大顺军余部还有三四万老兵,若是装备补给充足,必然能够和清军一战,所谓的大西军,朱慈烺就难以估计它的变化了。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只能说是静观其变,并提议南京朝廷,让云贵川三省见机行事。

  总而言之,虽然“淮河之战”因为多铎的轻敌,迅速取胜了,但朱慈烺必须要为一年之后,清军的再一次南下做好准备。

  否则,那一场决战,将会打得异常困难。

  不过,以满清的人力,这场决战就算朱慈烺没能取胜,对方也不可能再有余力横扫华夏了。

  朱慈烺可不会像李自成那样逃,一世枭雄,最后的死,成了一个笑话。

  大体的局势正如朱慈烺所料,到了七月份,朱慈烺眼睛部署完淮河南北的防务之后,就带着麾下的万余军队回到了南京,准备以此作为训练新军的基础。

  刘泽清,高杰,黄得功三部兵马都已经被朱慈烺强行整编了,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统合大军的第一步。

  这三人原本的所谓数万大军,在兵额最终确定之后,又经过了对刘良佐的吞并,朱慈烺的扩充,刘泽清兵额确定在了八千,高杰略多一些,九千五百,黄得功因为投靠得早,之前又有朱慈烺的支持,兵额在一万两千,三大总兵官以近三万甲兵驻守在淮河以北。

  当然,除了战兵骑兵的兵额,还有辅兵,那些被裹挟在军中,但是有没有达到战兵标准的,大部分成了辅兵,但规模只有战兵的三分之一。

  毕竟,南京朝廷还养不起那么多兵马,辅兵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军饷,更不需要价格昂贵的盔甲和武器。

  塔读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网站.

  而马士英在获得了四千战兵兵额之后,也被西调到了武昌,策应监督左良玉,也顺便加强对方的实力。朱慈烺可不希望看到左良玉被休养生息之后的顺军余部直接吞并了。

  郑成功和郑家在福建,在长江的兵马,朱慈烺则没有动,崇祯正在拉拢对方,朱慈烺可不能把人直接推走。

  朱慈烺自己麾下的兵马,在南京朝廷得优先拨款下,同样开始了扩军和训练,但这一次,他的触手伸到了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那里的渔民,山民,矿工,可都是极好的兵源。

  到了七月底,朱慈烺终于收到了卢九德麾下密探送回南京的消息——李自成死在了九宫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