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坚壁清野第1/2段
魏里子继续说道:“但是,这场仗怎么打,必须要慎重考虑。我觉得无非就两种方式:我们主动出击和被动防守。”
“主动出击的好处是可以把战场放在敌人的土地上,对我们的百姓和城镇破坏不大,而且比较灵活,可以自己挑选战场位置。但缺点也很明显,客场作战一没有地利,二没有百姓的支援,三我们野战能力整体低于敌军。”
“再就是被动防守、灵活应战。优势在于我们可以依托城墙和地利,逐城削弱敌人,还可以坚壁清野,使敌人得不到补给。但缺点就是会对我们城镇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采取哪种方式,大家可以商议一下。”
牛有草道:“魏师兄言之有理,但是我觉得还是主动出击为好,可以将战场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
三不知则不同意,认为主动出击一旦战败就会影响士气,而且战败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这时陈龙问道:“魏里子大人,您的仙器队应该还有人吧?能否问一下一共有多少人,可否全部投入战场?这样我觉得我们的胜算会提升很多。”
魏里子道:“仙器队不会再增加人手了,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牌,他们的任务不是打这种仗,而是用来对付神军的。你们别忘了,要实现我们最终的目标,最后我们要面临的是神和他们的神军,而不是普通人的朝廷。上次出动一百仙器队也是因为雷泽的神卫队出动了。”
陈龙便不再提了。
最后,慕无疾决定采取坚壁清野,将晋郡和晋南两个军区作为战场,所有物资除守城所需外提前转移,所有百姓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一旦确定李崖的攻击目标,就立即撤离。
慕无疾他们认为李崖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泉阳城,因为泉阳城是光明军北部的最大城,如果不攻下泉阳城而进攻南部城市,很容易被南北夹击。而且李崖也是在泉阳城被彻底击败,估计也想在这里找回面子。
同时,慕无疾还通知云步超,请平等军在鲁郡做出攻击姿势,以侧面牵制、呼应。
九月初一,秋高气爽,天气渐渐转凉,而就在这天,李崖率领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大行山杀来。
但是,李崖没有像慕无疾所料选择泉阳城作为攻击的第一站,而是从北燕城一路南下,到邢州后西进,选择了更南的晋阳城。其意图不言而喻,将晋郡军区与其他地方分割,而后吞掉。双线作战也不怕,可见他对自己这次的军队十分自信。
其实,李崖之所以选择晋阳,除了对自己军队的自信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粮食了。
按照夏朝制度,郡军作战粮食由所在郡负责,而禁军本应由朝廷中央负责,但是这次夏无极以朝廷要应对北方蛮族和华国入侵为由,居然让李崖自筹十六万大军的粮食。
李崖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老办法:征粮。好在金秋九月,夏国粮食秋收不久,一路上李崖大军如蝗虫过境,不管是百姓的粮食,还是富户的粮食,乃至官府的官仓,都被一扫而空。
为了这事,地方官员纷纷上书朝廷,严厉弹劾大将军搜刮官仓和富户的行为,但皇帝夏无极就当没看到一样。
就这样,李崖抢到了够大军一个月的粮草。
九月二十日,李崖大军直逼晋阳城下。三不知作为晋南军区的主将,这次该他上场了。
三不知首先将晋阳所有的百姓全部提前迁移到了临关军区,一起带走的还有粮食等所有物资。
晋阳城留了一个月的粮草和两万人马,剩余两万人马隐藏在大行山之中。一个月后,不管结果如何,晋阳城都要撤军。当然,如果坚持不到一个月城就破了,那就把粮食烧了撤军。
第一天,李崖派出一万郡兵试探着攻城,从早上打到中午吃饭,城没有攻下来,自己还搭进去一千兵马。
下午,李崖没有再攻城,而是命人修造云梯、楼车、投石机等攻城器械,一连就是五天。
这三天里,慕无疾可没有闲着,他一边命李志国加大情报探查,寻找李崖的存粮之地和防守力量,一边调动临关军区三万兵马,悄悄出大行山,向东北移动;同时,陈龙也分出两万人马出泉阳城,向东南移动;而云步超也请动了平等军,三万人马向西,与光明军形成两面夹击。
&emsp 就这样,李崖抢到了够大军一个月的粮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