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赤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她和何复闲聊的功夫里,人陆陆续续到期,终于开始会议。

  会议开始前,以每个项目组的首席科学家为代表,介绍各自的课题,组内成员也分别自我介绍。

  每一个人的谈吐举止,都充满了文人学者气质,低调谦逊,和宋郁以前所接触的所谓精英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的教授老师一个个介绍完自己的研究项目,包括全球大气气象、海冰生态环境之类的课题,宋郁反而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了,混在京北大学的团队里,打算就做很简单的自我介绍。

  身边两个京北大学的学生在嘟囔。

  吴月探头问:“裴队还不来啊?”

  出了学校,吴月他们一般不会再用学校里教授老师之类的称呼去喊裴祉。

  张铖悄悄看一眼手机,轻轻“嗯”了一声,“他在和船长商议前往北极的冬季航线,估计晚一点,待会儿让我替他讲。”

  冬季并不是适合北极考察的季节,温度低,冰层厚,对于雪原号来说,是一场很大的挑战,所以航线的制定至关重要。

  吴月抬手握拳,一脸同情,“师兄加油。”

  她想了想,“不对啊,航线不是出发前就定好了吗?”

  吴月语气微顿,悄默声儿地问:“我咋觉得我导儿就是故意的呢,他是不是就不想讲PPT......”

  张铖看一眼吴月,咋那么不懂事,不知道看破不说破,他没接话,低头滑着手机看PPT,嘴里默念组织语言。

  吴月没得到回应,撇撇嘴,扭头凑到宋郁旁边,小声嘀咕,“我还想着今天终于有机会让你见见我们导师了呢。”

  宋郁是在之前跟雪原号试航时认识吴月的,吴月二十出头的年纪,今年读研二,青春活力,特别喜欢讲话,嘚吧嘚吧没个停,尤其崇拜她的导师。

  “不是我吹,裴队真的帅绝了!”吴月眼睛睁得大大的,竖起大拇指,“你要是见了,肯定想找他给你拍电影,演男主角!”

  宋郁瞧她那副模样,忍俊不禁。

  此时,张铖已经上台开始介绍,京北大学是课题最多的项目组,也是唯一一个她听到有人文地理类的项目,考察北极圈周围的人类社会活动。

  “你知道吗,以前北极科考都是没有社科项目的。”

  吴月在下面跟宋郁解释,“因为大家都比较看重实用主义,像海洋啊、气象啊、物理环境这些,才是北极科考的重点,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北极地区的文化和社会。”

  “研究北极的社会文明,可以帮助我们在北极科考更加顺畅,比如指导国际会议的谈判,因为明白北极区的人们看重的是什么,沟通起来更没有障碍。”

  吴月撇撇嘴,“但其实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不了解,人类学并不是一个短期就有所效益的学科,而是在漫长历史周期里,回溯过去,根据不同的文明进度形态,建立出一个模型,以帮助现在文明发展的学科。”

  张铖介绍完课题下来,就听见吴月在侃侃而谈,一巴掌拍在了她的后脑勺,“别拿裴队教你的话来忽悠人,害不害臊。”

  吴月摸了摸头,嘿嘿笑道:“我这不是现学现用嘛。”

  她扭头和宋郁继续说:“所以裴队这次能在考察队里担任领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宋郁望着吴月,小姑娘眼睛亮亮的。

  她一直觉得对事物有热忱的人会发光,从吴月身上,她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东西。

  像是火光灼人,宋郁眼睫颤了颤,收回了视线。

  不知道为什么,心脏好像缺失了一块,觉得有些难过。

  会议的主讲人是雪原号上的组织协调管理人员,守则一条一条讲得很细、

  因为船上从头到尾到处都安装有实验设备,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表面海水采集分析系统,船仓内部也有很多的实验室,所以有许多的实验室守则、安全守则需要强调。

  虽然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老研究员了,但听安全守则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倒是宋郁听也听不太懂,很快坐不住了,会议室里热气烤得她透不过气,胸口憋闷。

  最后终于熬到大家开始讨论起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的轮流使用时间,宋郁悄悄从后门溜了出去透气。

  打开门,一股冷冽的风就往她的脖子里钻,海上比陆地还要寒冷。

  雪原号自中午出发,已经航行了数个小时,天空是阴沉的灰白色,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了毛毛雨。

  雪原号全长一百六十米,二十三米宽,船仓共七层,会议室在一层,沿着走廊出去,就到了船头甲板处。

  黄昏时的海浪起伏变大,船体小幅度地晃荡,但不至于影响走路。

  宋郁站在甲板上,视野开阔,远处是模糊的天际线。
<文明,可以帮助我们在北极科考更加顺畅,比如指导国际会议的谈判,因为明白北极区的人们看重的是什么,沟通起来更没有障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