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差点成了诈骗犯第2/3段
“那你怎么挣钱?”刘青河疑惑地问。
“我们有合作企业,拿到的米、面、油价格都远低于市场价。每位老人每年只要交十块钱会员费,就可以享受到比市场价低六元的米面油,这样一年算下来还是很合算的!”
刘青河算了下,任国锋其实是以比批发价略低的价格提供米面油,十块钱的会费恐怕也就是当周转资金了。但对老百姓来讲,一年拿出十块钱来享受批发价还是合算的,不然他们只能买零售价。
刘青河觉得是好事。
这时,任国锋说出了找刘青河的目的,希望在报上宣传一下扩大影响。刘青河仔细看了他的营业执照等材料,手续一应俱全,就答应了。
俩人吃饭的时候,刘青河忽然想起那天跟县委书记岳小樱去植树的大磨村,交通非常不便,村民生活困难,建议协会去给村民们送下温暖,任国锋同意了。
于是,周六上午,刘青河就领着任国锋来到了大磨村。
村民认出他是那天来的记者,告诉他现在镇上每天都送水来,吃水不愁了。刘青河听了很为他们高兴。
任国锋指挥手下挂条幅、摆货,把入会的事跟大家讲了,村民一算账,结果家家户户都入了会。原本入会条件是六十岁以上,看刘青河的面子,凡是想入会的,任国锋都满足了。两大车米面油也很快见了底。
“事情就是这样。”
“你跟这个协会有没有别的关系,比如任职,拿回扣等。”刘青河讲完,刘警官问。
“没有,绝对没有!”刘青河坚决说。
“那我就实话告诉你,任国锋是个诈骗团伙的头目,专门打着协会的幌子诈骗老年人,他们在周边省市已经行骗半年多了,上当的会员达一万多人……”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的价格其实挺合理啊!”听刘警官一说,刘青河的下巴惊讶地差点掉下来!
“对,这就是迷惑人的地方。”刘警官说,“其实,他们卖给老人们的米面油都是假冒伪劣,中间只有一小部分是真的。他们骗完了就走,我们也是刚接到了临近省市的协查通报……”
刘青河顿时就呆了,他原本是想做件好事,谁知道竟是助纣为虐!
“看来你这个同学还很给你面子,只有在大磨村,他们的米面油全是真的。当然,可能也是在我县第一次作案,想打个招牌!”
刘青河觉得自己冒了汗。
最后,刘警官说:“咱们先这样,假如真像你说的对这件事并不知情,那是一回事;如果你和他们有牵连,那就是另一种性质了,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刘青河觉得事关重大,回到报社马上把事情原委跟总编王一洛讲了。
因为刘青河写的那篇协会宣传稿属于收费软文,假如真出了事,报社也会受牵连。在详细了解了情况之后,王一洛亲自给公安局刑侦大队长打了个电话,再三讲了事情原委,希望尽量不扩大影响,牵连报社。
几天以后,事情调查清楚了,刘青河确实不知情。
不过,刘青河还是心里不踏实,经王一洛同意,他联系了青柳镇党委书记苏强,又以报社扶贫的名义给大磨村村民每户送去了一袋子面,以防万一,心里这才安定下来。
摄影记者牛玉槐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在办公室里开始散布说刘青河被警察带走是因为诈骗。刘青河本来就心里有股子被骗的怒气,于是找他大吵了一场。
这回,王一洛没有偏向牛玉槐,狠狠把他批了一顿,最后留下一句话:“这件事你要再胡说八道,后果自负!”
牛玉槐这才掂量出分量,住了嘴巴。
女徒弟罗珊珊见刘青河烦恼,非拉着他去老地方螳螂河边的小酌轩吃饭。
熟悉的美女老板娘照例开他俩的玩笑。刘青河感谢那晚打架她提供的帮助,美女老板娘一笑:“这都是小事一桩!”说着上了小菜,让俩人先喝。
罗珊珊看不上她那个“骚劲”,满怀敌意地说:“刚接到了临近省市的协查通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