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福王的直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安见状连忙心疼的说道:"爷,这大冷天的,您别出去了。有什么事,奴婢去给您办了。"

  朱由校一笑,没有多言。这个事,还真只能他亲自去做。

  ...

  ...

  北京郊外,京营大营。

  "诸位都去忙你们的吧,朕今日来是找徐卿家的。"

  朱由校笑呵呵的冲着京营众将们说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后,京营众人纷纷行礼散去,只有徐光启留了下来。

  "皇爷,天越来越冷了,您小心身体。"

  与王安一样,徐光启也是率先的对朱由校表示了关心。

  朱由校无奈的摆了摆手,怎么所有人都觉得他身体差呢。

  "徐卿家,朕今日前来,是想问问你关于我大明粮食的问题。"

  朱由校率先一步,走了起来。

  徐光启听后,连忙与朱由校错开了半个身位,跟在朱由校的身旁。

  关于此事,他也早就想跟朱由校谈一谈了

  徐光启此人对于农业之事,也是极为的擅长。历史上他就曾播种土豆,番薯,并试图加以推广,可惜没有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

  "皇爷,我大明如今看似平安无事,实则危机重重啊。"

  徐光启一开口,就将跟在后面的王安吓了一跳,没有想到这位看似寻常的徐大人,一开口就是如此惊人。

  朱由校听了徐光启的话后,脸上没有一丝不快,反而是流露出了欣赏之色。不愧是徐光启,见识就是不同于常人。

  "陛下,如今我大明百姓负担极重,耕田极少。若是好的年景,倒也可勉强度日。但是从万历年间,我大明就开始灾害不断,粮食减产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若长此以往,大明必有一难。"徐光启面露忧虑之色,丝毫没有掩饰太平的意思。

  朱由校轻轻颔首,徐光启说的还是轻的。等到了崇祯后期,形势会更加恶化。

  "可有解决的办法?"朱由校带着希望的眼神看向徐光启,希望他能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哪知道,徐光启也是面露难色,缓缓摇了摇头。

  见状,朱由校也是一愣,难道连徐光启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吗。

  不过徐光启还是紧跟着说道:"皇爷,百姓们耕田减少,那是朝廷上的事,臣也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不过臣倒是有个不成器的法子。"

  "说来听听"朱由校连忙催促道。

  "皇上,臣从福建见过一种当地人种植的食物,被当地人称之为甘薯。俗名为红山药,臣仔细查证过,甘薯的产量巨大,且种植简单,容易保存。"

  "不仅如此,臣在这京中,还见过一名为土豆之物。据臣了解,此物也是产量巨大,容易保存。"

  当徐光启说出这两种农作物的名字后,就发现朱由校正面色古怪的看着自己。

  他连忙问道:"皇上,可是臣哪里失言了吗?"

  听到徐光启的话后,朱由校才从恍惚中醒过神来,没想到徐光启给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既然解决不了土地的问题,那就让有限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朱由校连忙说道:"没有没有,徐卿此言是个好办法,给朕提了个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