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勤王第2/3段
她派人将萧云和狄温送回胡魏,进行医治。
宇文玄这次梁国之行,收获不小,他几乎摸清了大梁朝廷的现状,如同一摊烂泥。
等回国后,他就打算向宇文纬请战,率军荡平了大梁。
云兮郡主没有随宇文玄一起回国,她借口有事处理,选择了留在大梁。
宇文玄看出云兮郡主的心思,告诫她注意自己的身份。
不久,荣景率军长驱直入,杀到了庐州城下。
他要一鼓作气,生擒叛贼花富春。
就在发起总攻的前夜,从四面八方涌出了铺天盖地的教徒,将荣景大军淹没。
这一战,打的宿卫军丢盔弃甲,荣景在一众亲兵的保护下,仓惶而逃。
八万宿卫军就此葬送,天授帝手里最大的王牌,也没了。
花富春打败荣景之后,迅速移兵姑熟,摆出一副随时进攻金陵的姿态。
金陵的达官贵人们,被花富春吓坏了。
他们一面在天授帝面前装出一副忠臣模样,一面疯狂的转移财产。
只要花富春一过江,他们立刻逃命。
荣景一逃回金陵,就被天授帝关入了大牢,等候发落。
失去了这八万宿卫军后,宿卫军只剩四万人。
算上皇城司和其他府衙的官兵,金陵最多只能凑出五万兵马。
而大乘教,却是号称有百万之众。
虽然这个数字水份大的很,但十几万人绝对有。
倘若花富春真的攻过来,金陵还真不一定能守住。
为今之计,就是号令各地勤王。
能够摆平花富春的朝廷军队,也就两支,鄂王和萧蚩。
当天授帝的勤王诏书发出去后,鄂王和萧蚩根本无动于衷。
他们都选择了观望。
这个时候,谁先出兵,谁就落了下风。
后出手的那一个,稳坐钓鱼台。
眼看自家人都靠不住,天授帝急得晕厥,幸亏抢救的及时,否则国师炼的那些金丹,就没人磕了。
吕直向天授帝提议,向谢阀和沈阀借兵御敌。
其中谢阀离金陵最近,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
金陵要是被反贼攻陷了,他们这些门阀,也别想好过。
天授帝派马皓带着圣旨,去姑苏找谢阀借兵,却连门都没让进,就被撵回来了。
谢阀没指望,更远一点的沈阀,就不用指望了。
冯同道:“陛下,我在虔州方向的探子回报,说王然在虔州如鱼得水,不仅把虔州那里的蛮人收拾的服服帖帖,还大肆发展经济,如今要钱有钱,要人要人,此人又曾在淮西平叛过匪寇,有打仗的本领,不如调他回京勤王?”
天授帝皱眉道:“一个小小的虔州,他能有多少人,顶多几千人,回来勤王,只怕会让人贻笑大方!”
冯同摇头道:“陛下小瞧了这个王然,他底下的营兵三千人,但是还有一支近万人的民兵,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如今各地都不愿勤王,正是急需有人带头表率之时!”
天授帝对冯同的话很赞同,是啊,眼下勤王的旨意发出去,连个回声都没有,管他王然能带多少人回来勤王,重要的是有人起到表率。
“好,朕就加封他王然为荡寇将军,立刻率兵回京勤王!”
天授帝不再犹豫,立刻命人火速赶到虔州传旨。
虔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