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梦境,火药第1/3段
王镡强撑着在望楼上指挥防御战,当王湔对他说獯鬻人撤退了的时候,他已经头晕目眩,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了。
“都尉。。。都尉。。。”
王湔急切的呼唤声越来越遥远了。
王镡的眼前已经一片漆黑,他陷入了一场冗长而又繁复的梦境中。
在梦里,他不再是一名浴血拼杀的都尉,而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
讲台前,历史教授播放一组幻灯片,讲述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教授的声音响彻耳边:“诸位同学都知道,火药作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火药,顾名思义,指的是可以由火来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早在春秋时代范蠡所著的《范子计然》中就有‘硝石出陇道’的记载。”
幻灯片页面翻转,画面从一丛旧竹简转到了一本打开的线装书。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教授介绍道:“隋朝时,古人就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一起燃烧剧烈的现象。黑色火药则在唐朝时正式出现。而我们现在看到,是我国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书,约成书于八九世纪,也就是唐朝、五代时期。书中记载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情况。这里的‘蜜’就是蜂蜜。蜂蜜加热变成了碳,与硫磺、硝石混合,这就是火药的配方。
从这个配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火药的起源是炼丹术。炼丹术出现的很早,战国时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汉朝时有汉武帝妄想‘长生久视’,炼丹由此开始盛行。历朝历代都出现过炼丹方士,他们使用的炼丹术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做‘火法炼丹’。
‘火法炼丹’是一种无水的加热方法,晋代著名炼丹方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对火法炼丹有如下记载:煅,长时间高温加热;炼,干燥物质的加热;灸,局部烘烤;熔,就是熔化;抽,就是现在所谓的蒸馏;飞,又叫升,就是升华;优,就是加热使物质变性。
这些方法放到现在,都是最基本的化学方法,但在当时却是炼丹术能够产生发明的基础。
炼丹方士们对于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执着,让他们越挫越勇。经过不断的反复实验和寻找新的方法,从而创造出发明火药的条件。”
讲到这里,教授又换了一张幻灯片,画面中有硫磺、砒霜等物品,他继续说道:“古代的炼丹术中,用量最大的原料就是硫磺、砒霜这些东西了,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含有剧毒的金石药,怎么才能让毒性减低或失去呢?脸蛋方士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伏火’。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同时他还是一名炼丹方士,他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挖掘出一个地坑,将锅子或罐子放入坑中与地面持平。将四面都用土填实。用未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中,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出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同样的唐朝中期有一名炼丹方士,叫清虚子,在自己的《伏火矾法》对伏火法做出了改进:方法同上述的类似,只不过以马兜铃三钱半代替了皂角。
不论哪种伏火法的方子,都有碳的存在,伏硫磺就要加硝石,伏硝石同样要加硫磺。从而知道了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火药。
而火药在进入军事用途西都是含有剧毒的金石药,怎么才能让毒性减低或失去呢?脸蛋方士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伏火’。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同时他还是一名炼丹方士,他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挖掘出一个地坑,将锅子或罐子放入坑中与地面持平。将四面都用土填实。用未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中,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出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