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第一个雨天(中)第1/2段
“小朋友们,你们好啊。”大约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印度女人,礼貌性地微笑,想要表现一种轻松但实际上却是苦涩的意味。
印度人都自以为英语非常流利,确实也是非常流利,只不过他们有特殊的腔调和韵律。那位女士明显是刚来美国没有多久,还保留着很重的印度口音。
“我的孩子埋葬在这里。”这则是另一种刺痛人心的话语。那位女士看似平静,其实心里思绪翻涌,想起的岂止是一年两年的往事。
“从前我总是望子成龙,希望他能考上好的大学,能有成功的家庭,能有幸福的家庭、美满的人生。我也把我仅有的都给了他。”这大概也是每一个母亲的期冀吧。
“他一直都没有让我失望,从一个小小的城市一直往外走,一直到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后来,他来了美国读书,留在了这里工作,一年也就回家一次,其实与我离得越来越远。不仅仅是距离上隔着千万里的山河,内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他渐渐把重心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上,与我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少。”这已经是新世纪的乡愁了,为了改变命运,年轻的人们离开故乡,再也回不去了。如果你在现场,你也能够观察到,一个母亲为孩子的勤奋、聪慧和成就感到骄傲,但那些骄傲后来渐渐地夹杂了另外一些情绪。
“直到前两年,他在连续地高强度工作了十几天后,猝死在异国他乡,埋在了这里。”那位女士一生都在自己的城市生活,印度女性地位卑微,并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来孩子在外面有了很好的工作,本来是能够离开束缚着自己的生活。几年前,她终于离开了那个她待了一辈子的城市,克服年龄、语言、距离还有文化的差异,更多的是哀伤,她从来没有想过,等她真正离开的时候,会是为了来守候孩子的亡灵。“我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在他去世之前,我们也有两三年没见,好久没见了。”从来也都是守候,母亲守候着游子的归来,虽然是分隔世界两端,但至少是有一个念想,知道他在世界的另一端过着“理想的生活”。
我在短短时间内竟然听到了两个人的人生。我曾经阅读过一个微小说比赛,用最少的字,描述一个故事,似乎,这种类型的文学形式特别适合悲剧,一种语言极端精炼情感直击人心的表达。“母亲。孩子。阴阳相隔。”我不想讲诉另一个人的人生,我害怕会让这气氛过于悲伤。我心里的故事,不讲给任何人听,也早已讲给了所有人听。
“我努力地、用尽我微弱力量让他离开那个土地和生活一样贫瘠的城市,以为他就能过上与我截然不同的生活。不用再忍受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饥饿、病痛还有酸涩的人生。”
“现在想起来,我觉得特别愧疚的、一辈子也解不开的是,母亲做着工资微薄的工作来维持家庭,还要分出一部分资金来供我大学的生活费用。人们都说出身于底层的孩子,应该早点自立,可是我总还是向家庭索取。”
“反而我觉得愧疚,我不应该向他诉说我的难处,原本只是想让他认识到刻苦的意义,却过早地让他认识到了生活的苦痛和人们的无奈,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一种胁迫,胁迫着他长大懂事。我没有想到后来这成为了他的负担,即使他走得再远,也总是被原生家庭牵绊,心中总是愧疚,也总是自卑。”
“我的一些同学们自己去兼职,赚些生活费,减轻家庭的压力。但我总是太过怯懦,要去社会上做兼职的时候,总是扭扭捏捏,能逃避就逃避。更多的时候是觉得这些太过现实的小事情,并无助于将来的人生,特别是无助了自己思想境界的提升。”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人更注重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精神,所以一般上大学以后,就自己贷款付学费,自己兼职赚生活费,成年以后在依靠父母,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当然了,这也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些阶层,没有存款,一代又一代地靠着这种模式过着看似舒适的日子。“可是你们知道吗,当我的母亲在辛苦地赚一块钱一块钱的时候,我却花着十块钱十块钱,心里能体谅她的辛苦,实际上却做不到分担她的痛苦。后来,我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经济开始渐渐宽裕起来,想让她知道,我已经过上了她希望我过上的生活,更想让孩子,应该早点自立,可是我总还是向家庭索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