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利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铜价由朝廷管控,可大明如今的铜主要由云南而来,山高路远,且不说别的,光是这路上的运费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而银子,购买力太强了..民间百姓根本用不起来。”

  “宝钞,洪武年间的宝钞值多少钱,如今大明永乐年间的宝钞又值多少钱,朝廷只管印钱,不管收钱。”

  “长此以往,堪比水火。”

  听到这话,朱棣当即便不乐意了,连声说道:“大明宝钞,自太祖以来一直都在印,为何之前都没事,反而到了我这里...就一定是祸国殃民呢?”

  “时间。”

  “时间?”

  “皇上,宝钞刚开始印制发行,强行推出百姓虽然有些不解,但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容易接受,毕竟这背后代表的是朝廷。”

  “可随着时间推移,哪怕是再寻常不过的老百姓。”

  “也能够一眼看出来,宝钞这东西..放在自己的手里,是会贬值的,今天或许一张宝钞还值十两银子,明天就成了九两五钱。”

  “久而久之,宝钞的面值不变,但实际上价值却在不断缩水。”

  朱棣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一旁的众人,随后面色严肃的冲着王思齐说道:“那你为何要说,宝源局的铸币劳民伤财?”

  “臣的意思是,这铜钱,由宝源局来铸造有些多余...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成立宝源局分司,给予固定的铸币权。”

  朱棣摇摇头。

  似乎有些失望的说道:“你说的这个想法,朕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何防范地方超出朝廷的限制私自铸钱。”

  王思齐自然知道,如果将这样的铸币权下放出去,所将要迎接的就是这种权力下放所带来的滥用风险。

  毕竟从铜到铜钱。

  这里面饶是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有利可图,但王思齐却依然笑着说道:“那就得说到宝钞了。”

  “如今的宝钞面值不小,可如果要是将宝钞的面值放的更低,乃至于出现一文钱,五文钱,十文钱的小额宝钞呢?”

  ....

  宝钞取代铜钱。

  这是朱棣做梦都想看到的一幕,毕竟相比于成本低廉的宝钞,铜钱这东西对铜的消耗量简直大的惊人,随着大明商业贸易的逐渐繁荣...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铜材价格上涨的问题,但由于朝廷统一管控,现在还是能够压制的住的。

  但那些从海外贸易中夹带的私货,有时候也会让朱棣止不住的头疼。

  如果能用小额宝钞。

  来换大明堪称战略物资的铜。

  好处显而易见。

  朱棣更是难掩兴奋的说道:“你这小子,绕来绕去的不就是想说,这铜钱铸造起来也没有多少利,反而拖累了宝源局吗?”

  “不过,你一个负责铸币监造的官,居然整日都在考虑用宝钞代替铜钱,难不成你是想让朕将宝钞提举司也交由你管?”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气温似乎都在一瞬间低了三分。

  朱高炽在一旁疯狂的冲王思齐使着眼色,好像是在说:如果拿不准皇上的想法,这宝钞提举司的事情可千万不要接手啊!

  王友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这是自己的儿子,已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一个街坊人人唾弃的败家公子。 好处显而易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