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相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等蒋中泽归队,三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可以再走走,又聊着天,不辨东南西北地往前迈步了。

  蒋中泽突然问道:“对了,小北,你刚说的那个支教的女教师需要帮助,是需要什么帮助。”

  路北岑如实答道:“缺少治疗费,我们想在中江本地发动一些社会捐助。”

  “她的病情你们弄清楚了吗?”

  路北岑点了点头,把于兰的病情大概说了一遍,蒋中泽听完点了点头道:“这个情况还是有希望的,这样的话,你们做这件事就比较有意义了。我不太懂,就是随便问问,国内没有救助机制吗?”

  “杯水车薪,僧多粥少,所以只能发动社会力量。”路北岑有些无奈道。

  蒋中泽了然地点了点头,又问道:“国内治这种病,大概的费用是多少?”

  “估计应该要50万左右吧,她的医保因为断断续续的,中间又换了工作没有续上,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可以说几乎是拿不出钱的。她一度都已经放弃了治疗,是被她的男朋友找回来的。”

  “中江人均收入多少?”

  “大概一年两万左右,还是城镇人口,农村可能就几千吧。”

  “那你们在省内很难募集到这么多治疗费吧?你们应该有些企业是设有慈善基金的吧?”

  阿皓点头道:“这个我知道,路氏就有啊,平时每年都会向希望工程捐赠,前年地震的时候,听说捐了八百万,后来援建灾区,又援建了一个项目,应该也有几百万。”

  “姐,你这次的采访对象是个支教老师?她需要捐助的话,不如我来?或者我给爸爸打个电话?”阿皓从两人的交谈中大概明白了眼前的情形,很自然地问道。

  路北岑摇了摇头:“先看看再说吧,我们频道的领导也在和企业联系,这毕竟是单位行为。”

  “我随便问问,你们做记者的,碰到这样的事情,会捐款吗?”蒋中泽突然问道。

  路北岑点了点头:“也会捐,但是一般就是捐稿费,可是我们都是工薪阶层,又能捐多少钱,对比起我们捐的那点银子,还不如多帮他们想想办法,寻求更大的力量支持,这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而且我们一线的记者,一年到头,得碰到多少这样值得同情和帮助的人,不是我们冷血,我们荷包里的银子,实在是没有我们手里的笔有力量。”

  “你们去西北,是要到她支教的学校去采访吗?”

  路北岑点了点头,蒋中泽又问道:“那个地方很落后很贫穷吗?”

  路北岑点头答道:“应该算是吧,主要是缺水,听他们介绍说是走两个多小时,只为了看一棵柳树,方圆多少里,全是漫天黄土。”

  “我们可以一起去吗?我想去看看,就是很真实地看看。如果你觉得不太方便的话,我也可以帮你们做点什么,或者你觉得可以的话,我也可以捐款的。”蒋中泽问道。

  路北岑有些迟疑:“你看这些有什么意义?你们进来投资办厂,还要衡量这些吗?”

  蒋中泽沉默了一下才道:“我回来之前,做过很多功课,当然也得到了很多负面的信息,无论如何,我都想亲眼看看,很多事情,是需要多纬度来考量的。”

  路北岑抿了抿嘴唇:“考量什么?营商环境?政策执行力度?还是别的什么?我很难找个殊途同归的理由啊。”

  蒋中泽笑了笑:“那你就当我想去看看西北的风土人情,还有那棵走两个多小时才能看见的柳树。人不都是对自己无法想象的景象,有着好奇的热情吗?”

  “其实我觉得如果你们真想去西北旅游,倒是有很多别的地方可以去啊,比如十三朝古都、敦煌、青藏高原,想看自然景观,可以去青海,这时候应该还能赶上油菜花海盛开,青海湖也很漂亮。”

  阿皓一脸不可思议:“姐,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你啥时候去的,怎么没听你说过。”

  路北岑笑了笑:“嗯,看电视去过,很多纪录片。”

  蒋中泽也只是笑了笑,不在说话,路北岑也不想再说这个话题:“很晚了,我们回去吧,走累了。”

  第二天,摄制组只采访到了于兰的二姑,这个一脸淳善的老人是把家中孙子托付给了亲家照看,特意来京都照顾于兰的。谈起苦是需要多纬度来考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