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八十年代(4)第2/3段
陈建国被周围人提醒,媳妇儿子来了,也跟他挥挥手,注视着她们母子俩越来越远。
“建国,你媳妇又去县里啊?”
昨天他们就听说了,这个女人去县里的供销社买东西,花了十几块钱。
“应该是……”
“那你也不管管你那败家娘们,去县里都不知道得花多少钱。”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们看看建国昨天见媳妇回来了,立马帮忙干活那样,像能够管媳妇的人吗?”
大家哄堂大笑。
对于陈建国多么听梁月话有目共睹,只是梁月这变化有点大啊。
不仅为家里花钱,还为家里有人做饭。
大家不断议论着。
当事人陈建国快速地干活,太阳底下黝黑的皮肤上汗水不断滑落,似乎听不到那些话,可仔细察觉,就能发现,他干活速度更快了。
*
带着孩子来到县里的梁月,四处看看,她其实想看看现在有没有农贸市场,现在81年,早就改革开放了,有个体经营的证件。
虽然以后也会各种管理,但只要不出格,压根没人惩罚。
转了县里一圈,压根没有农贸市场,梁月打听了一下,听说正在建。
现在大家要买那东西的话,都是在集市。
来到集市,正巧碰到赶集的日子,梁月直接抱起陈晓华往里面走。
陈晓华忽然被妈妈抱着,整个人都想蜷缩在一块,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反应,好紧张和尴尬。
小麦色的脸蛋上,顶着两个大大的红苹果,怯生生地睫毛不断抖动,跟可爱小动物遇到惊吓的事物一般,矛盾又可爱。
梁月时不时问问商贩那些物品价格多少。
现在物价相比之前,是上升了一些,但很幸运的是,现在物价还是归于国家管控,不像八八年价格飙升。
查看了市场后。
梁月想做馒头来卖!
昨天她就买了不少米面,面买了有四十来斤,就不给家里人吃了,用来赚钱吧。
现在馒头五分钱一个。
面粉一斤一毛八分五。
做馒头需要加水,也会因为发酵变得蓬松柔软,一斤大概能做六个。
一斤面能赚两毛二左右。
梁月带着孩子回家,斗志满满!
哼,以为不给她钱,她就赚不了钱了吗,到时候她一定要让陈建国瞧瞧她的厉害。
陈晓华记忆中就没有逛过县里,他第一次跟着妈妈去逛街,虽然什么都没有买,但还是极其高兴的。
只不过他也没表达出来。
因为他现在正在被他最讨……厌的人牵着。
陈晓华忽然有点茫然,他真的最讨厌妈妈了,为什么现在被她牵着也没有那么生气?!
他搞不明白,也不想去搞明白。
回到家后,梁月就发现陈建国做好饭菜了,饭是估算好了粮食,这算是这个时代之人的特异功能,完全能估算大家吃多少不至于饿。
至于菜,菜就两个鸡蛋。
梁月也没说什么。
毕竟有两个鸡蛋吃,已经是过得看了市场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