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百里迎佛骨,天家阴私事第1/4段
但顾柯这束新生的烛火,距离照亮整个大唐王朝日益昏暗的时局,还是太过微弱。
与此同时,远在长安的李漼正在举行一场空前规模的盛会。
他不知道的是,而这场盛会,也即将敲响这位“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的丧钟。
......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咸通十四年二月廿二日,李漼下诏,令供奉官李奉建、高品彭延鲁、库家齐询敬,左右街僧录、清澜、彦楚、首座僧澈、惟应、大师重谦、云颢、慧晖等同赴凤翔法门寺迎请佛祖真身舍利。
大唐王朝最后,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迎佛骨”法会正式拉开了序幕。
所谓迎佛骨,就是唐朝时皇帝崇信佛教的一项风俗。
当释迦牟尼圆寂,留下“双林入灭”的典故之后,遗体被火化为舍利,印度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将这些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装入宝匣,送往各地供养。
而在中原各处的寺院一共就分到了十九份,其中有一份就放置在凤翔的法门寺,那时法门寺还叫成实道场。
据历史记载,成实道场历史上第一次启奉佛指舍利发生于公元555年,即西魏恭帝二年,北魏皇室后裔、岐州牧拓跋育修复阿育王寺和舍利塔,并首次开塔瞻礼舍利。
其时,北方东西两魏并立,接连发生五次大战,政局不稳,致使社会上崇佛之风日盛。
在隋朝建立后,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因出生于尼寺,对佛教有特别的感情。
他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后,大兴佛教,并对成实道场及塔进行修缮。
隋义宁二年,自领为大丞相,唐王,未来的唐高祖李渊在逼迫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给“成实道场”赐名为“法门寺”,塔也得名为“法门寺舍利塔”。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
但不幸的是,同年,法门寺便因薛举之乱爆发而不幸遭遇火焚,一片冲天火光后,法门寺舍利塔仅剩塔基残垣。
同年,时任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的秦王李世民在平定薛举之乱,收复陇右后也曾驻跸于法门寺暂歇。
而李世民继位称帝后,于贞观五年重新修缮法门寺塔时,更是在其中发现了藏有佛骨舍利的地宫。
由此也传出了所谓“三十年一开,开则岁谷稔而兵戈息”的说法。
唐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崇信佛教,不仅为玄奘法师建大雁塔以储佛经,并于公元659年开创了开启自法门寺地宫迎佛骨舍利到东都洛阳的皇宫内供奉的先河。
这是唐代皇室第一次迎奉佛指舍利。
于是从此逐渐形成了每隔30年,由皇室将佛骨从法门寺迎奉到京师,供奉一段时间后,再送回法门寺的风俗。
从此,法门寺便跟李唐皇室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来这迎佛骨只是一项常规的礼佛活动,可是随着时代发展,声势却越来越大,花费的钱财不计其数,百姓也愈发陷入对佛教狂热崇拜的境地之中,给社会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沉重。
到李漼为止,唐朝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供养佛指舍利。
密码563743675
如今距离上次唐宪宗被韩愈撰文讽谏的迎佛骨法会已经有了五十四年,由于武宗崇信道教,不喜佛教,还发动了会昌灭佛运动,故而中断了一次。
尽管唐宣宗推翻了武宗时代的几乎所有改革,还重新恢复了对佛教的尊崇,但宣宗对佛教这种尊崇的态度,更多还是出于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考虑。
宣宗本人对于佛教不能算痴迷,他以权谋治国的态度虽然极大破坏了唐朝的政治生态和财政根基,但寺院经济对社会危害的高峰并不是在大中年间出现的。
因为接下来继位的李漼,相较于其父唐宣宗,他对于佛教的尊崇和痴迷已经到了近乎癫狂的程度。
造成李漼如此崇信佛教的原因,大其数,百姓也愈发陷入对佛教狂热崇拜的境地之中,给社会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