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名将成绝响,衔枚渡枯溪第1/4段
三月十三日,剡县城墙上。
剡县那周长十七里,高过十五尺,宽过二十尺的县城城墙在东边城门处有一处垮塌的巨大缺口,只略微用木板和隔挡起来。
这座坚固的剡城是高祖李渊平定隋末时割据吴越,自号为“吴帝”的李子通后所设立的嵊州治所,作为嵊州首府扩大修建而成。
作为当时的越州总管府下辖的三州之一的首府,剡城的城墙相较于一般的县城要坚固高大许多,这也是裘甫之乱时义军能据守此地抵抗的主要原因。
留守在剡城内的义军正加班加点地从城内拆下砖石加固这处缺口,希望能在官军到来前尽可能修复这处可能会致命的破绽。
剡县义军首领袁弘站在城楼上眺望正北方,剡溪(曹娥江最上游)流出二十余里外,河曲处平缓盆地上的章镇。
章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裘甫之乱时官军便是驻扎在那里围攻剡城,估计也将是不久后吴承勋围城时扎营的地方。
袁弘皱紧了眉头,以他不到两千的兵力和义军良莠不齐的素质,根本不可能在官军到来时野战取胜,只能婴城固守。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他扭头看向不远处城墙上还未完全修补完毕的缺口,又望着阴沉如墨似乎要下雨的天色,心里不由得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有些忧虑。
这处缺口是十三年前王式领军平定裘甫之乱时,围攻剡城所留下的痕迹。
十三年前,咸通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夜,走投无路,被围困近一月的裘甫、刘胜等百余名义军骨干趁夜突围,试图借着夜色逃出王式数万大军的围困。
然而接替郑祗德新到任的浙东观察使王式王小年,绝非是他胞弟王龟这般只凭门荫入仕的草包。
历任晋州刺史,安南都护的王式南征北战,所当皆破,所击者服。
时人称之为:“成服华夷,名闻远近”。
更为难得的是,相较于国朝名将普遍只知兵势不知政事,对待民乱军乱,只知一昧镇压屠戮的做法。
王式是极少能将政治手腕结合军事打击,双管齐下,灵活运用的名将,经他之手平定的叛乱所在地区,往往都能实现长治久安。
自继任浙东观察使以来,王式并未像被免职的郑祗德那般急于发兵镇压,反倒是花了两个月时间用在外人看来跟平叛战事不那么直接相关的事务上。
先是筹措粮草后勤调集大军,并利用外镇客军在义军控制区域的外围设防,限制义军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塔读——免费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随后他又实地走访浙东民间,了解地方吏治败坏与豪绅犯法之事,大略掌握情况后,才于咸通元年五月主动出击。
仅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彻底击垮了原本还一片欣欣向荣,形势大好的裘甫义军,生擒义军首领裘甫。
在王式到来前,浙东各州犹如一锅沸油,随时可能因裘甫之乱这颗火星的迸发而彻底失控。
但他到了浙东以后,一面先用釜底抽薪的手段——打开各州县府库,大规模赈济贫民,用以缓和饥民的反唐情绪,从根本上减少浙东农民起义的后备力量。
另一方面,王式审问过败军之将刘苏、沈君纵、张公署等人战败的经历过后了解到,以往农民军的哨探斥候经常混进唐军内部侦察,或策动唐军反正,致使唐军两次平叛都遭遇大败。
针对这个问题,他立即惩处了一批被义军贿赂蛊惑的军官军吏,并且发给官军定期出入的木制临时凭证,无证者严禁出入军门。
到了夜间,则以多队人马分段巡逻,从而杜绝义军按旧办法探察唐军虚实的可能,官兵重新获得了情报优势。
与此同时,王式自己却派出不少策反人员,钻到农民军内部,进行瓦解诱降活动,让义军头领洪师简、许会能等率众叛变投敌。
在平叛战事过程中,王式常利用义军叛徒作为先锋,许诺“凡可擒杀数百农民军者,便升官一级”。
义军的伤亡因此越来越大,又因为王式赈济饥民的行为成了无源之水,最终失败。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