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东乱》第一章 钱塘江上潮信来,…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想顾官人根本没找他麻烦,将他唤到身边交代两句,让他骑马回驿站取些布帛和铜钱来此后便与杨箕离开了。

  这顾姓官人本名柯,表字禹巡,家中排行为四,除次兄外两名兄长都未能活到成年便夭折,唐宣宗大中末年越州会稽生人,曾祖乃白乐天举主华阳真逸顾况。

  顾柯少有文名,有过目不忘之能,唐咸通八年经乡贡送解,九年考进士科,虽通经义,时务策论颇有可取之处,却因诗文平平无奇遭黜落。咸通十年,以明五经擢第,时年十七。

  咸通十一年参加吏部贡举,平判入等科乙等,授从九品上太常寺奉礼郎,十三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应镇海军节度使曹确募任检校华亭县丞兼巡盐监副使。

  而今他正到了要行冠礼的年齿,于润州拜见曹公后特准其归会稽乡里探亲并行冠礼后再行前往华亭赴任,而他出现在盐官捍海堤观潮正是趁着返乡的机会,顺道再看看闻名乡里的钱塘大潮,谁曾想竞险些遭此不测。

  然则此时险死还生的顾禹巡已然不单是唐代江东一寒门士子,他已然被来自后世的某改行创业失败因债务问题而自绝的同名灵魂给侵染成了两世之人。

  虽然那来自后世的记忆似乎都还隔着一层窗户纸未能捅破,但他隐隐间有种感觉,或许接触到某些熟悉的事物就能激发出来。

  尽管曾祖是开天年间颇有盛名的传奇人物顾况,但传到顾柯这代已经接连两代未能经科举入仕,即便是顾况之子,顾柯祖父顾非熊也年过半百方才得以及第入仕,到顾柯父子这代可谓不折不扣的破落寒门,顾柯之父顾珏被迫干着贩私盐和行商的勾当来养家。

  幸好顾禹巡本人颇有几分做题家的才能,尽管吟诗作对只能算中规中矩,勉强入了地方长吏法眼,但在记忆方面则堪称如有神助,自幼便能熟读背诵我唐礼部划定的《礼记》《春秋左氏传》《尚书》《诗》等大,中,小共九经之言,故而得以经乡贡明经送解至长安参加科举,在时务策中于徐泗,黔桂之兵乱也颇有见解,同样以明经及上第。

  再经由吏部铨选平判入等科按常例打点吏部各式书吏,中书省诸位堂官及当年主考等,前后足足花销了近五百贯,顾家十余年贩私盐经商积累的家财几乎用去小半才为这寒门做题家挣得一块不算难看的仕途敲门砖。

  即便如此,能得检校华亭上县县丞之职还多亏了时任镇海军节度使曹确对寒门士子的提携,他任宰相之时便以廉洁奉公闻名,持节出使地方仍不改其本色。

  不然就算把顾家掏空了怕顾禹巡也求不来一官半职,只能于长安平康坊做一浪荡子或效法其祖辈顾况,顾非熊那般归隐茅山修行。

  顾柯想到此处却并不觉得自己幸运,只是暗自叹息一声,徐泗之地庞勋新平,想来上任华亭之后也难安稳度日,只希望这上天赐予的菩提顿悟能助他替家人挣得几分家业积累,此后不必再干那刀口上舔血的私盐勾当。

  不一会儿,那破屋已然近在眼前,只见远处几名亭户正费力地将粗晒后的卤水装入木桶,然后倒入煎盐灶上的大号铁锅中,投入数颗石莲子,待其浮于水面而不沉时方才拿出火镰,借发火药用芦草生起火来。

  据恶少年杨箕所说,这唤作“温锅”,用来初步加热低温卤水,待到卤水温热过后再转移至煎锅猛火蒸干,这个流程要一直持续直到盐晶析出占满煎锅为止,其间添加芦草不能停止,所以在煮盐前还需储备足够的燃料。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期间也不能遭遇大风雨或潮水侵袭,这般高强度的劳作至少要持续数日。故而时人有云:亭户煮盐之苦,尤胜防秋戍卒,盐官盘剥之甚,岂止敲骨吸髓。

  听到此处,顾柯也有些默然,他家里便是贩私盐起家,深知盐监治下盐户之苦,他能得补阙也是因为考进士科时关于平庞勋乱与治理盐监的时务策论得了时任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的曹确赏识。

  在考明经科及第后经吏部铨选时得其暗助,顾柯能得这检校上县丞之职,也是因为他通过中人对曹确许诺将于江东推行新盐法,让治下每监的官盐产量两年内升至三千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