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电影首映礼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哎哎哎,你们别给我压力啊,就是很一般的粤剧电影,水准不高的,都把期待降低一点哈。”

  苏白笑着说道。

  这片子就练手作,主要拍给老人们看的,本身就是香江早期的粤剧电影风格,期待是不需要太高的,主要能让老人家们看得开心就行。

  至于拍摄速度快,作品本就简单,在现有技术条件支持下,那是想慢都不行啊。

  “你越这么说,我越是期待了啊,我想想,我有多少年没看过粤剧电影了。”

  许老哈哈大笑道。

  他们这一辈人是最清楚的了,粤剧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正式兴起,并掀起第一波制作热潮,开创了与粤剧舞台艺术相互辉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历史年代。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粤剧电影的数量超过1000部,其中绝大多数为香江制作出品。

  实际上,粤剧行业还有很多数字是令人惊叹的,比方说粤剧的戏剧作品,有记载的总数量就超过了11000部,这些数字是种花家其他所有剧种,包括京剧、昆曲等都无法企及的,高产似母猪......

  粤剧也是最能代表广府文化底蕴的,其所保留的大量古汉语元素,不仅让粤剧有着抑扬顿挫的韵律,也让唱词深含古典清丽之美。

  只是时代的飞速发展,现在再提起粤剧艺术,仿佛已经离人们的生活很遥远了。

  “露天电影,好有意思啊,哈哈,讲真,我还真的从来没有体会过呢!”

  陈导则对现场的布置大感兴趣,其实就是以前农村露天电影的模式,但他也是只听过,没经历过的。

  说起这个,邓伯就来劲了,兴致勃勃的回忆起来当年。

  在那个文化娱乐还相对比较匮乏,这种露天电影的吸引力那无疑是最为巨大的,每当学校或者某个乡里请来放映员播放电影,定将成为让整个村庄沸腾的大事。

  “哈哈,我们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有电影看了,四乡八邻,哪个村子晚上要放电影,这样的消息传开,就像是喜从天降。”

  “距离近点的,比如前后左右隔壁邻村,那几乎是全村出动,家家户户,门上锁,狗护院。人人早早就扒拉完晚饭,不等天黑,一个个肩扛板凳,手挎竹椅,一路上欢声笑语赶集似地奔赴露天影院。”

  “要是某一天的电影,轮到本村放映,那就更别提了。”

  “那时,来得早的捣蛋孩子,就会在幕布前蹦跳,玩玩手影魔术,看放映员调试设备......”

  这个话题一开,就聊不完了,老人们全开启了回忆模式,撩得许老和陈导都心痒痒的。

  “嘿嘿,你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没见过这种场面吧?”

  邓伯得意的朝苏白挑了挑眉头。

  “这种场面现在也还有的呀,怎么会没见过呢?”

  苏白笑着说道:“粤西地区,包括桂省的部分地区,在农村有个比过年还大的节日,叫年例,主旨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

  “每村的年例日期都不一样,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就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所以又被戏称,饭期。”

  “在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除了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粤剧、歌舞、木偶戏、杂剧等,当然也包括有电影。”

  “现在其实要看民间粤剧,最好的去处都不是去荔湾,过年期间去粤西地区你一定能找得到,粤桂两省,每年都有近百个粤剧团活跃在那边各村庄演出的,只不过甚少人知道罢了。”

  “不仅有年例,那边还有的村子至今保持着过七夕节的传统的,内容方式跟年例差不多,除此之外,还能见到很多龙舟艺人唱着龙舟,挨家挨户讨红包的。”

  苏白的一番话,直接把陈导和许老的心儿都撩炸了。

  “真的啊?”

  陈导的眼睛已经直冒金光,他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找到了下一部纪录片的题材了。
天黑,一个个肩扛板凳,手挎竹椅,一路上欢声笑语赶集似地奔赴露天影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