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金手指的禁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返城列车上,谢为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傻子。

  可仔细想想,现在才1978年,他申请的两项专利也是有点吓人。

  “哎,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谢为民发愁的躺在刘爷帮他买的卧铺席上,脑子里乱哄哄的。

  “不对、不对,是我自己把路走偏了。

  成立为民制造厂,不就是想搞钱来制造机床,复刻原时空的芯片工程?”

  谢为民从卧铺席上猛的坐起身子,魔都元件五厂和魔都无线电十四厂联合仿制了8080芯片,但那是采用刨片式和实验室制作。

  他需要量产型华芯1088,这就要求魔都无线电十四厂有自己的晶圆片生产线。

  1977年,我国第一条从RB东芝成建制引进的彩色电视机用双极线性集成电路生产线定点在742厂。项目投资2.7亿元(约合6600万美元),建设目标是月产能10000片3英寸5微米,年设计产能是2648万块集成电路,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当时大量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各彩电生产厂进行元器件配套。

  谢为民脑中闪出一道提示,瞬间让谢为民回过味。

  眼下时空的某些地名虽然发生了变化,可对应的工厂事件似乎都有原型。

  原时空的吴苏地区属于集成电路制造中心,魔都那边是设计基地,他要想请人批量制造,似乎得去吴苏地区?

  心有所想,谢为民认真回忆起来。

  1978年10月,我国科学院成立半导体研究所,由王守武领导,研制4KDRAM。这是一项难度甚高的研究工作,而且于科技、国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王守武接受任务后便一头扎进实验室中,对四十道工艺进行设计、创新。

  他要求各工序的负责人,明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力求工艺质量的稳定。

  由于实验条件的落后,他也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基础材料进行检修、改造和测试,使之稳定可靠,达到所需的质量标准。

  王守武团队先从研制难度不大的256位中规模集成电路入手,以检验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后才投片研制4千位动态随机存储器。

  1979年9月28日,该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批量成品率达20%以上,最高的达40%。这一重要突破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历史。

  1980年,国内第一条3英寸生产线在878厂投产。这个厂的前身是帝京在1968年组建的国营东光电工厂,该厂主要生产TTU电路、CMOS钟表电路及A/D转换电路。

  1982年10月,为了振兴我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事业,为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gwy成立了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742厂从东芝引进3英寸电视机集成电路生产线,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技术。

  原时空相应发展路线呈现,谢为民晃了晃吃痛脑子,王守武先生团队改进落后设备从简单入手都有20%-40%的良品率,他难道不能照猫画虎,自己打造出需求设备?

  光刻机、等离子蚀刻机、离子注入机、反应离子刻蚀系统、单晶炉、晶圆划片机、晶片减薄机和气相外延炉……

  谢为民脑海中冒出相应需求机械,猛的拍了自己一个大嘴巴。

  半导体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从大类上讲,包括集成电路(IC)、光电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