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英勇抗敌第1/2段
劝降一方把既往不咎、优待俘虏的诺言说得天花乱坠,是乱世中的常见操作。有时劝降方还把加官进爵作为条件,大肆许诺,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等投降的一方放下武器,胜利者是否遵守承诺就很难说了。一般来说再优待的条件都会打折再打折,最后投降者可能连最卑微的“乞活”都做不到。
大明官兵这方面的信用一向不怎么样。嘉靖年间,大海盗汪直接受招安,刚到杭州就被巡按御史抓起来砍了,连胡宗宪都救不了。
连海盗都受到这样的对待,叛徒投敌的绿营就更不用说了。
清廷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说清廷曾规定对于俘获与投降的明宗室给予养赡银。亲王每年五百两、郡王四百、镇国将军三百,以此类推。
很多藩王以为可以活命,主动向清军投降,结果当然是被杀得一个不剩。
还有郑芝龙和孙可望,都是主动降清的大人物。孙可望在清军攻破昆明后,失去利用价值,很快死得不明不白。
郑芝龙的情况也差不多,招降郑成功失败后,他和追随投降的郑家男丁通通被发配宁古塔,妻妾人等入官为妓。此时虽然还没死,估计也差不多了。
吕锦在这十几年的征战生涯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说越好的招降条件越不会被兑现。
因为赖掉优渥条件的收益非常高,而被惩罚的可能性又几乎没有。在这个乱世中没有任何人会为失败者讨公道。
至于名声?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杀得够多,谁又敢多说一个字呢?
吕锦本来对朱由榔痛快的答应深怀疑虑,以为这又是随口说说不打算遵守的诺言。
但随后朱由榔明明白白地把判刑、挖矿等惩罚性词语说出来,就很像真的了。
他认为对方不可能临时编出这么详细的条款,再说,这个条件和坊间流传的似乎差不多,让这个承诺的可信度直线上升。
吕锦盯着朱由榔仔细地看了几眼,在他眼中对方举手投足确实不同于常人,带着一种他没见过的气质,朱由榔不是他以前见过的某种类型的人。
作为现代人,没有受过封建的尊卑教育,朱由榔对大部分人都持一种平等观念。对和自己同阵营的人,他一向将之视为朋友、合作者、属下或者支持者。
对于被俘的敌人,朱由榔也没有那种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冷漠傲慢。他甚至还耐心地给吕锦解释了一遍判刑的标准。
“也许这就是天子的风范,朱由榔贵为大明天子,应该不会食言吧?”吕锦心中这样想着,加重语气再次要求对方确认。
“吕某自知罪在不赦,不求陛下饶过性命,只盼陛下莫要反悔。”
此时朱由榔已经距离战线很近了,透过士兵们的空隙,把对面身边的清军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些人身上都带着骁勇之气,即使在这种绝境下,大多数人手中的刀剑依旧握得很稳。有些扔掉刀剑的人也重新捡了起来,似乎已被同伴劝服。
吕锦作为一营主帅,平时理所当然拥有指挥全营的权力。但这两千多人的部队里,还有很多游击、守备、千总这样的中层将领。
漠傲慢。他甚至还耐心地给吕锦解释了一遍判刑的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