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整理1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他发现,他把事情想简单了。

  他如果就这么不管不顾地发兵的话,先不说能不能把江东三郡打下来,但他的后路却极有可能被别人给抄了。

  七个军屯、七、八万的丁口!

  近十万石的粮草!

  以及如山似海一般的钱财和各式军辎!

  这一切的一切,都堆在松兹这么一个小地方。

  而李横的防守兵力,不过是松兹、石家堡两个守备营,三千人的兵力。

  当然了,情况紧急的时候,还能从各个军屯凑出两、三千人的屯卒。

  可即便是这样,李横在松兹的防守力量,依旧很薄弱。

  甚至可以说,这些兵力,只能维持住松兹的秩序罢了。

  在李横出征在外的时候,一旦有意外发生,松兹立刻就是崩溃的局面。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他才想着把松兹的大部分的钱粮、丁口,都迁移到皖县来。

  而刚刚打下的三家豪族,同样贡献了大量的丁口、钱粮。

  短时间内,这两部分的人员、物资都要向皖县涌过来。

  这么多的人员、物资堆在皖县,如果不把他们整理好,那是要出乱子的。

  甚至在整理期间,没有李横的大军坐阵,恐怕都不行。

  所以,尽管李横很不甘心,但他还是把东征暂时停了下来。

  ......

  经过一番整顿、梳理,皖县的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

  从松兹来的五个军屯--五万人,以及皖县三家豪门贡献出来的三万多人,被李横分为八个军屯安置了下来。

  这八个军屯,将耕种皖县周边,三十万亩田地中的二十五万亩。

  而剩下的五万亩,则属于皖县原来那些人。

  对于这些人,李横并没有像松兹那样,把他们一股脑地编成军屯,而是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强拉人进军屯的事情,在势力刚起步的时候做一做,倒也没什么。

  可要是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这么做的话,那是要犯众怒的。

  而且,是犯天下人的众怒!

  这个名声一旦传扬出去,以后再打别的地方,人家岂不是要拼死抵抗?

  这样的傻事,李横自然不会干。

  不过!

  如此一来,在皖县这个地方,除了军屯的屯民之外,便又有了两万多的自由平民。

  而这二万多平民,却让李横很是为难。

  首先,这二万人肯定是要归在皖县治下的。

  那在皖县,李横就要设立一个县衙。

  这个县衙,不能是松兹那样的空筒子县衙,而是能真正管事的县衙。

  那么,谁来管理这个县衙呢?

  李横思量了许久,还是把袁胤和黄猗推了出来。

  由袁胤出任皖县县令。

  而黄猗则担任皖县的县丞。

  当接到李横的任命的时候,这两人激动极了。

  他们几乎是满含着热泪,从李横的手里接过的任命书。

  这也怪不得他们!

  他们实在是快闲疯了。

  跟了李横多久,就被他投闲置散了多久。

  现在,李横总算是大发善心,肯给他们一个有点实权的职务。

  虽然他们的职务没有提升,担任的还是县令和县丞。

  可皖县的县令和县丞,和松兹的县令和县丞是完全不同的。

  在松兹城内,除了兵卒,便是李横麾下的将领、官吏,哪里有什么平民给他们管?

  至于城外,他们两个就更插不上手了。

  松兹城外的每个人,几乎都是军屯的成员。

  人家有军屯的百户、千户、屯首管着,跟你所谓的松兹县衙,根本就没有关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