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吾心安处是吾乡 第七十九章 名扬天下第2/2段
很多死状都很惨,比如花云守太平,为陈友谅所擒,劝降不成,被绑了巨石,沉在长江之中了。至于临阵阵亡,或者为叛徒所杀。更是不知道多少了。
而今朱元璋也白发早生,当年兄弟也都白发苍苍了。
此情此景,此词此曲,不泪何为?
说实话,何夕也没有想到是这个局面。
梅殷见状,说道:“何兄弟,今日你必名扬天下。”
何夕说道:“梅兄,客气了。不过是区区小事,又怎么能名扬天下。”
梅殷说道:“不然,”他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处处比汉高,汉高有大风歌,陛下自度不成,其实还很遗憾的。此曲一出,足有媲美。词绝,曲绝,不出百日,将风传天下。”
何夕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原因,不过好的文艺作品,是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的。这本没有什么。
只是这种名扬天下,却不是他想要的。
梅殷说道:“对了,你可有其他旧作?”
何夕微微咳嗽一声,声音稍稍大一些,说道:“没有,我其实一向推崇李易安的,觉得词能谱曲唱之,才为上上。至于苏辛以来,大有声势,却是误入歧途了。非词之正道。”
“而今,曲子词多俗套,故我非造新曲,不造词。这一首,是我唯一觉得不错的作品。其他都不堪入目,不敢贻笑大方。”
何夕转过头看着傅忠,说道:“如果不是傅兄相逼,这词我也要好好推敲,不会轻易显露人前的。”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明清之后,虽然有一些很好的诗词,奈何何夕并不知道,他印象之中,明清感到不错的诗词,也就是几十首而已。
今日他拿一首,今后诗词唱和就不断了。
他能拿出一首,今后能拿多少首。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看很多诗人作品不多,就以为这个诗人写得少,其实不然,士大夫之间,送行要写,思念要写,就是大家出来聚会,也要写诗。
之所以流传下来的不多,是因为这些诗都不好。没有什么流传价值。
就好像乾隆四万首诗,都有记录,但是大家知道几首?
但问题,这些不足以流传的诗词。说不好,那是从流传千古的角度来看,而不是从诗词本身来说,毕竟能流传千古的诗词本身就时候少数的。
而何夕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他从来没有受过古代音韵学的训练。在古代士大夫看来,写诗简直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但要让何夕面对,一年之内,写上几十首,送个人,赴个宴,写个信,爬个山,游个湖,都要留下墨宝,这简直要发疯了。
根本不可能应付。
所以,一开始就要杜绝。
他与李清照的文学理念是否契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南宋之后,大多数词都不能唱,与音乐脱钩了。而李清照讽刺了这个现象。所以,他提出新曲新词。从来避免大量诗词写作。
只是傅忠不知道何夕的用意,见何夕如此,只觉得何夕在讽刺自己。内心之中火气大涨,拳头顿时硬了。
李祺见状,说道:“傅老弟,我们去那边喝酒,走了走了。”
傅忠也知道,今日他给何夕设一个套并没有什么。他做之前,已经想清楚了。但是如果在御前动手,那后果是很严重的。此刻李祺做了台阶,傅忠也就顺势下了。
被李祺拉着到了殿外。
李祺靠在走廊的美人靠上,对傅忠说道:“傅老弟的心思,我是知道的。但是那何夕圣宠正浓,你我这些功臣之后,被他幸进小人欺压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傅忠冷笑一声,说道:“何夕这个小人,迟早要让他付出代价。”
傅忠口中虽然这么说,但内心之中愤怒其实淡了许多。只是放不下面子而已。
虽然何夕在军械制造上,有长才。但是在傅忠看来,这仅仅是工匠之才,故而在傅忠看来,何夕是远远比不上自己的。但是,偏偏是何夕夺得美人心。这让他想不开。
而傅忠虽然是武人,但是傅友德对他的教育抓得很严。对诗词不能说有多少研究,但是何夕那一首词的好坏,即便是瞎眼之人都能看出来,傅忠又怎么看不出来。
此刻傅忠觉得,何夕在文采上有如此造诣,输给何夕,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男人的面子,却不能丢。
“好,这一件事情我帮你。”李祺说道。
这一句让傅忠吃惊非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