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故人远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胤禵返回紫禁城的路上,范清江已经缓过来,向陈廷敬请教道:“十四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得请老大人指教。”

  陈廷敬叹了口气,答非所问道:“澈之,你也看到了,老夫能做的都做了。”

  “今天之所以没有提老夫和你父亲的交情,还有咱们爷俩的这层关系,也是为了你好。”

  “十四爷骨子里还是个重感情的人,如果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你连老夫的面子都没给的话。”

  “估计今天你都没有开口的机会,就会被轰出去。”

  范清江只得顺着话往下,道:“确实如此,所以还得劳烦您老多多关照。”

  陈廷敬又叹了口气,确实有点心累,也开始为自己老朋友的眼光,感到担心。

  希望他选出的这个下一代的晋商掌舵人,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对于范清江,陈廷敬并没有太深的感情成份。

  今天的安排,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老大哥,也就是范清江的父亲老范的感恩之情。

  陈范两家,都算得上是三晋之地的大族。

  多年的从商经历,然两家人祖上就开始相互熟识。

  虽然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但大抵还在及格线以上,属于合作大于竞争的那种。

  两家关系变得紧密起来,实际上是陈廷敬和老范的关系,一手推动的。

  陈廷敬和老范相识于微末之时,前者出门游学,后者出门行商。

  也是难得的志趣相投,结伴同行到过很多地方。

  当然,后辈之间的密切交往,也是两家长辈乐意看到的局面。

  不过这点交情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止步于此。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康熙十七年底,陈廷敬四十岁这年,刚刚入职南书房。

  这是陈廷敬事业飞黄腾达的关键点,但是恰逢此时,其父突发疾病。

  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衰弱,遍访方圆几百公里的名医,都是束手无策。

  虽然这个病没有直接致命,但日益衰弱的趋势,在不断昭示着不好的结果。

  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暂时吊住性命。

  此时已经是范氏家族当家人的老范,不仅积极联系故交加派人手,寻找解决方案。

  甚至还不惜在得到名医的确切消息之后,跋山涉水亲自去请。

  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之后,到底是把陈老爷子的性命给救回来了。

  所以陈廷敬对于老范的感激之情,体现在两个方面。

  这第一肯定是救父之恩,在这个年代几乎是无以为报。

  当然另一点也很重要,父亲的健康,让仕途上刚履新的陈廷敬,避免了丁忧守制,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两年多。

  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均是以孝治天下。

  因此都有明文规定,无论是什么职位,如若父母去世,在得到消息的时候。

  就必须立刻停止自己手里的工作,上书请假,回到原籍,为父母守制丁忧二十七个月。

  但是于陈廷敬而言,范清江这个后辈的身份,其实在印象中体现的并不明显。

  在最近几年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晋商下一代领导者的身份。

  由于年岁的增长,以及官职的上升,陈廷敬对于之前的老朋友们,感念越深。

  但是对于这些逐步开始独当一面的晚辈们,确实有点亲近不起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长辈的陈廷敬平时也只能是敬而远之。

  不过今天这幅局面,已治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