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滚珠轴承第1/2段
当然,这个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统一的,甚至在一个国家内部都不是完全一致的。
比如东北地区,由毛熊人建设的中东铁路使用的就是宽轨一五二四。
霓虹人修的南满铁路,使用的是窄轨一零六七。
这些基本上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不过标准轨的宽度为一四三五,占比最大,大约能够达到百分之五十九。
宽轨一五二零的占比排在第二位,大约占全球铁路的百分之二十三,其范围主要集中在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范围内。
大致包括现在的东部欧罗巴地区,以及中亚细亚地区。
这个事儿,放在二十年前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彼时彼刻,大量进出口需求,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地区。
采用的运输方式,也主要是依靠远洋运输,建设大型的集装箱码头。
因此为了搞对抗,以鹰酱为首一些国家,就在不断构筑岛链防线。
所谓的亚太战略也好,印太战略也好,就是这一目标的两个方向。
东向亚太方向,主要是国家安全问题,尤其是战争冲突方面的问题。
而印度洋方向,主要是国际贸易问题,尤其是制造业商品和化石能源的运输问题。
在西太平洋地区,所要面临的主要对象,就是三条岛链。
再加上马六甲这个海上十字路口,一旦发生冲突,只能说是战略影响极其大。
所以,后来提出了重新构建,横跨亚欧大陆新的贸易路线。
这时候在主要依靠陆路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情况下,轨道宽度不一致,就非常麻烦了。
从西部和北部的口岸出境之后,一般都是直接进入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包括喀尔喀蒙古在内,虽然其不是正式的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在实质上也没什么区别。
由于沿线轨道宽度不统一,就会直接导致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率大打折扣。
最基本的,就牵涉到两次更换过程,要么换车要么换轮,现在大部分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案。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研发了轨距可变列车,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
虽然还有另一种根本解决的方案,但是实施起来确实很难
那就是在这些地区新建标准轨铁路,从此可以一劳永逸。
计划总是美好的,慢慢来吧。
对于雷金玉的问题,胤禵略微衡量了一下,答道:“具体的宽度,你可以横向对比一下。”
“都采用同样的轨道结构设计,比较一下不同速度下,车身的稳定程度。”
“毕竟这玩意儿造出来,咱们不仅可以运货,也可以运人。”
停顿了一下,还是没忍住提点道:“大概的范围可以控制在四尺和五尺之间,细节你自己把握。”
“不过有一点你要提前考虑进去,以后的轨道都会变成铁轨,车轮也会变成铁制,速度也会比; 那就是在这些地区新建标准轨铁路,从此可以一劳永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