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陶应出兵第1/3段
豫州鲁国。鲁县。相国府。
鲁国相陈逸背着手在大厅来回走动,焦躁不安。
鲁国虽不大,但也下辖六个县,如今卞县、汶阳县有大批黄巾复起作乱,隐隐有向鲁县发展的趋势,可一郡之内可用之兵,不足三千,再分散到各县,防盗都有些困难,更别提面对数万的黄巾流寇了。
“平举,你告急求援文书,都发至何地?”
大厅中,尚有一人在座,正是因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的孔融、孔文举。
孔融今日之所以坐在相府,正是因黄巾复起,被陈逸请来商议对策的。
“兖州东平国相李瓒,任城国相徐璆,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陈珪。还有就是泰山郡太守陶应。”
陈逸也很无奈,鲁国原本属于豫州治,可独独被兖州包裹,犹如豫州的一块飞地,一遇到天灾人祸,求州府根本不现实,反而向兖州求援更便捷、稳妥。
孔融点点头,陈逸求援的这五国、郡,基本都与鲁国接壤,真正的唇齿邻居,向他们求救是对的。
“东平国李赞为人谨慎,出兵不会太快。”
“任城国相徐孟玉,少履清爽,立朝正色,手中兵卒却不多,但最易出兵。”
“济北国相陈汉瑜,亦面临青州、泰山黄巾流寇威胁,自保尚难,何来能力出兵鲁国?”
“山阳太守袁伯业,长大而能勤学者,登高能赋,睹物知名,有求必应;但他有兵无将,即便出兵,也难解鲁国之危矣!”
“泰山太守陶……”
孔融点评完前四人,刚提及陶应,便住口不言。
不是孔融不愿评价陶应,而是实在不知怎么评陶应。
“这泰山郡守几时换成了陶应?这个陶应,可是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之子?”
陈逸点点头,陶应忽然被表为泰山郡守,他也莫名其妙。
以陶应的能力,莫说一郡太守,就是一个地方令,让其治理都难。
不过,谁让人家有一个刺史爹呢?
当然,陶应这个空子钻得也恰到好处,很及时!
“泰山太守张举叛乱,加之泰山郡黄巾流寇、泰山各地贼匪肆虐,兖州刺史刘岱无力弹压,徐州刺史陶谦担心泰山郡贼寇进入徐州,便上表举二子陶应为泰山太守,剿灭张举、黄巾贼匪等,以还地方秩序。”
孔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原因。
“陶恭祖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于汉室一片公心。只是,其子陶应纨绔无术,此举恐无益于泰山,无益于徐州啊!”
孔融与陶谦甚有交情,自然知道他两个儿子的德性,他不看好陶应,也在情理之中。
“逸也有所耳闻,给陶重光发文书,不过也是死马当活马医罢了。”
“况且,如今的泰山郡,除了张举叛乱遗留的隐患未除,就是黄巾贼寇,也遍布各县,前日流寇张闿刚刚攻入南城县,这就够陶重光应付一阵了。”
陈逸自然是不看好陶应的,或者说更不看好当下的泰山郡,自救尚难,何来力气救鲁国!
只不过,卞县与南武阳接壤,多一条路,多一份希望罢了。
“看来,只能指望任城徐孟玉和山阳袁伯业了!”
————
&于泰山,无益于徐州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