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虚无的悼亡诗第1/3段
……
何谓人?
何者为人?
人类是什么?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并提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梁启超曾言: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人无法离开社会而独自存在,人的发展与成长无法离开社会,或者说,离开社会的发展必定是不全面的,孤立的,零散的。
相较于自然年龄这一心理学术语,心理年龄则是依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健全程度来确定个体的年龄。
人需要在各种不同社会环境中,与不同的人产生交集,并由此得以成长。
孤身经历的漫长岁月中,若是缺少了社会这一要素的存在,自然年龄与心理年龄便将会产生严重的偏差与不符。
最简单的例子应该是纳西妲,五百岁的自然年龄远超常人寿命极限的数倍,却只能通过虚空与他人进行最低限度的接触与交流,纵然有着万般智慧,其心理年龄却更接近于人类的孩童。
而像修仙中,动辄闭关千年、万年的求道者,孤身一人度过的时光要远超过与他人交际的无数倍,所谓万年老怪物,真的拥有与其自然年龄完全相符的心智吗?
未必尽然。
洛零与荧仅有两人共度千年的岁月,除却在灵魂深处烙印下对方永恒的身影,其心智与人格的成长,或许远不及在提瓦特大陆上,与众伙伴共度十年的时光。
千年的相伴,所需考虑的仅有对方与自己,对彼此而言,眼眸中映出的身影就是整个世界。
现实,却要远比这个二人世界更加复杂。
……
长达千年的“蜜月期”后,回到原初世界的两人,并没有见到那些熟悉的身影,想来应该前往了提瓦特大陆。
面对无法确定的未来,在最后的时光里,陪伴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者子民,留下最后的回忆,他们或许是有着这般想法吧。
极致的时间流速下,原初世界的千年相较于提瓦特大陆,尚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于同伴们而言,不过月余的离别,对荧和洛零却将是时隔千年的重逢。
无上的意志连接世界的根源,令达到极致的时间流速不断放缓,周围的时空传来若有似无的法则共鸣,仿佛高速旋转的轴承遇到阻力减速时发出的奇妙音节。
感受到时空的变动,空间突然裂开一个散发出虹彩光华的缺口,Q版二头身形象的小光人从中跳出,向两人问好。
“笨蛋主人,还有荧,好久不见了。”
“笨蛋是多余的!”洛零忍不住吐槽。
“呵呵,”望着十指相合,亲密无间的两人,零轻笑出声,“看来你们两位应当是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妙的时光,只是没能见到‘小洛零’有些令人遗憾。”
“……”闻言,荧立即垂下了头,俏脸迅速布满红晕。
千年的时间,如果真的做那些事的话,孩子怕不是都能凑够一支足球队了,可事实呢?
“少在这里打趣我们!”洛零恶狠狠地伸出手,无形的法则之力凝聚成铺天盖地的掌印,以无穷无尽的天地之威向零猛然抓去。
然裂开一个散发出虹彩光华的缺口,Q版二头身形象的小光人从中跳出,向两人问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