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朝会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以类比后世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贾珩本来领着皇差,随时可进宫陈事,倒也不用特意前去朝会,但三河帮一案,朝野内外关注,也需要适时给群臣通报进度。

  贾珩站在皇城前,按着品级站立在武勋之列,倒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侧目而视。

  有不少人窃窃私议。

  “年少有为,后生可畏啊。”一些头发灰白的官员就是低声说道。

  “这少年足智多谋,两次戏耍三河帮贼寇,现在更是短短时间剿灭三河帮,真是少年英杰。”这是年轻一些的官员的感官。

  经过“伐登闻鼓”一事,可以说,朝堂群臣对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少年权贵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而盘踞东城十余年的三河帮,如一阵旋风般轰然覆灭,更是为贾珩身上蒙上了一层智谋之士的光环。

  无他,太过干脆利落,令人眼花缭乱,而且纵观前后过程,竟奇异地没有造成丝毫动乱。

  北静王站在人群中,一袭银色白龙蟒袍,腰系玉带,鹤立鸡群一般。

  其人面如冠玉,剑眉朗目,对着一旁的理国公柳彪之孙一等子柳芳,轻笑说道:“世兄,你观这位贾子钰如何?”

  柳芳四十出头,脸颊瘦长,颌下蓄着短须,其人官职为前军都督府同知,闻言,皱了皱眉,冷笑道:“看着倒是人模狗样的。”

  北静王怔了下,微笑道:“柳世兄,可莫要小瞧了此人,纵是你我,在这等的年纪,也难说在短短时间荡平东城三河帮。”

  北静王也才二十六七岁,但说出这话,却有几分老气横秋之感。

  “王爷此言大谬,据下官所知,这等幸进之徒调用了锦衣府的探事,才得以从容布局,将东城三河帮一举铲除,否则单靠其一人之力,绝不会这般如秋风扫落叶般,将东城涤荡一清。”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轻笑一声,望着贾珩的目光带着不屑。

  此人官居后军都督佥事。

  四王八公之中,尤以北静、南安两家在中枢还保留着较强的影响力,一个掌前军,一个管后军。

  而四王八公当中,除却牛继宗以一等伯都督果勇营之外,另外两位子爵都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南安郡王严烨冷哼一声,说道:“不管如何,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尤其前日祭祖事毕,他已是贾家家主了。”

  众人闻言,都是面色一顿,心思复杂。

  是的,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这少年已然是贾家家主,事实上的宁荣之主。

  就在这时,忽听得一声清越的玉磬音响,一众原本交头接耳的文武官员,都是按着品阶站好恭候,不再多作言语。

  两位纠仪御史一左一右,目光逡巡过文武官员,在为首的几位阁老面前凝了凝,开始唱名。

  而后,文武官员就是列队依次而入。

  殿中

  文武分列站定,向着端坐在金椅上的崇平帝见礼。

  随着一声“众卿平身”,文武百官呼啦啦的站起,垂首侍立。

  贾珩此刻在人群中,论官阶职事,与京兆尹许庐倒是处一排。

  开场自是提及边事,由通政司念诵边关塘报以及内阁的票拟意见,叙说北境局势。

  之后,由科道言官、翰林詹事或慷慨陈词,或痛心疾首,或弹劾唐宽用兵不利,御敌无方,应靖诛此人以谢天下。

  而后群起响应,弹章如潮。

  见得群情汹汹的一幕,贾珩目光幽幽,暗道,恐怕还是需内阁阁臣一锤定音,就是将目光瞥向前面的杨国昌身上。

  “这位杨元辅,竟如此沉得住气。”贾珩思忖道。

  然而这时,就听得一把清朗的声音响起:“臣李瓒启奏,臣窃以为两军相争,不宜擅杀大将,作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李瓒?”贾珩面色微顿,心头隐隐有几分猜测,现在不治唐宽之罪,无非是为了秋后算账,而且等李瓒经略幽燕,恐怕第一个要拿这唐宽祭刀。

  欲守幽燕,首重蓟镇。

  他都能看出来的事情,这位兵部尚书不会看不出来。爵都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