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浦县第2/4段
远远看到那张婆婆一路踟蹰慢行,已经走了不短的距离。</p>
<p>裴楚快步从后面赶上,搀扶着老人,这才一齐上了路,慢慢追赶起前面的人群。</p>
<p>老人的腿脚不快,好在从村里出来的众人同样有老有少,两人坠在队伍后面,倒也没有被撇下。途中又有邻近几个村的村民加入了进来,都是栖栖遑遑的模样。</p>
<p>众人沿着浦溪边上的大路,从大清早一直走到差不多日头过半,远远的见着一座还算齐整的城池。</p>
<p>入得城后,又有熟识的乡人引路,裴楚跟在队伍后方,搀扶着张婆婆,第一次看到这古代市井热闹,还真有些新鲜。</p>
<p>他原以为这杨浦县一个小县城,真没什么可看的,但到了之后,眼前的热闹繁华颇为出乎他的意料。</p>
<p>杨浦县虽在越州,但北边与扬州相邻,属于商路通衢,南下的北上的,都经过这里。</p>
<p>城内街道平整,人烟辏集,有车马軿驰,有贩卖蔬菜瓜果的吆喝,沿街数十行经商买卖,诸物行货都有,虽是个县治,胜如州府。</p>
<p>一群人穿街过巷,跟着引路的乡人,很快就来到了杨浦县县衙。</p>
<p>县衙坐北朝南,衙门口前有牌坊一座,上书“旬宣”二字,县衙有大门三间,中间一个是仪门,东西两侧是两个角门。</p>
<p>仪门关着,这是只有知县上任,迎接上官,或有重大活动才开。西角门则是提审犯人时才开,县衙内往来,主要是在东角门。</p>
<p>在裴楚跟随着众人来到县衙东角门的时候,就发现早已经有百十号人围成一圈,等在那里。</p>
<p>哭喊声和哀求声不时响起,远远可闻。</p>
<p>“我去,这是依闹治……,不对,这是包围县政府的戏码?”</p>
<p>裴楚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正在想着,这封建世界竟然也敢闹出这样的事情来,结果近看了才发现,在东角门前,跪着好多个老少妇女,哭天抢地地哀求着,口中高呼冤枉、请县尊大老爷做主云云。</p>
<p>其中一个裴楚看得真切,跌坐在地上,头发散乱,不是别人,正是前几日给裴楚送饭烧水多有照拂的陈婶。</p>
<p>裴楚将张婆婆交给一个乡人照顾,冲进内圈将陈婶从地上搀扶起来。</p>
<p>陈婶显然有些心神恍惚,转过头看了裴楚良久,才哭嚎起来:“裴哥儿,你来了,你可要想办法救救你六伙叔啊!”</p>
<p>“陈婶先别激动,跟我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p>
<p>裴楚将陈婶搀扶到一旁,询问起了究竟。</p>
<p>这一路上裴楚从同行的乡人口中,也得知了一些情况,说的是观前村和其他几个村的村民服徭役,不知怎么地就害了大病,个个虚软无力,之后不知怎么地又被县里的做公的给拿了,关进了牢里。消息传出来后,一时间弄得这些服役的家属人心惶惶。</p>
<p>陈婶被裴楚搀扶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