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克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焕。

  不熟悉洪武朝历史的人,肯定没听说过这个人。但如果关注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张焕的出现频率很高。

  曾经后世朱元璋留下的手迹,其中就有一段,‘让各军把现存马匹数量全部报上来,让小先锋亲自看了,签押给我’,原文不是这样,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其中的‘小先锋’,就是张焕。

  朱元璋让这位小先锋亲自检点各军马匹画押签字给自己,可见对张焕的信任。

  另外还有,渡江之后,朱元璋亲征婺州,夜间出巡,被巡兵拦住,说老朱亲自定下的规矩,任何人夜禁之后不得走动,朱元璋嘉奖了这位巡兵,从此不再夜出。

  这是一段很传统的关于帝王的佳话。

  其中有个细节,被拦之后,又是陪同老朱的小先锋张焕出来,说‘这是位大人’,可惜没被通融。

  再然后,同样史载,攻破大都后,徐达命指挥张焕带千人看守元廷皇宫宗室及相应府库。

  还是张焕。

  这里没说是不是老朱吩咐的,但,徐达点这位指挥,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很清楚,老朱就相信这个人。

  种种迹象都表明,张焕那怕不算老朱的又一位义子,也足够亲近。

  然而,正是庆阳之战,张良臣诈降,徐达派遣了两位将领,张焕和薛显,前往查探。结果是张焕被俘,薛显负伤而逃。

  再然后,洪武一朝就没了张焕的记载。

  显然,这位本该前途无量的将领,应该是死在了被俘之后。

  要知道,同时负伤而逃的薛显,洪武三年大封功臣,被封为永城侯。可以想象,若是张焕不死,以老朱对亲近之人的偏袒,至少也是个侯爵。

  曾经朱塬能关注到这个看似不起眼却记载不少的人物,主要感受,除了老朱的‘任人唯亲’,更多是另一个。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老朱打江山,却是典型的‘一君功成百将死’。

  无论是立国前还是开国后,老朱身边的高级将帅,哪怕没有历史数据统计,但给人的观感,实在是,死亡率相当高!

  朱塬甚至想到了一个字。

  克!

  呸呸呸,又迷信了!但,不信不行啊。

  随便来一串,常遇春、胡大海、廖永安、康茂才、缪大亨、邓愈、何文辉、曹良臣……

  想着想着,朱塬甚至觉得,是不是该离老朱远点?

  暂时只是想想。

  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像这一次,至少,常遇春和张焕,不会再因为庆阳之战而死,至于之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

  明心堂内。

  再次将这份战报看了一遍,朱塬又忍不住带起笑容。

  可以想象,好战的常遇春,这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陕西,应该会挺郁闷的。

  放下这份战报,朱塬又随便翻了翻其他文书。

  老朱设置了北平六卫,三万人,驻守大都。

  另外,迁徙了一批大都的降卒富户罪眷等等,往汴梁屯田。

  朱塬觉得,应该送去山东。

  那边当下人太少了。

  不过,河南似乎人也不多,之前元军从山东开始,一直都是坚壁清野的策略,明军打到那里,元兵都会提前把当地的百姓尽可能驱走。

  反正……

  可以想象,北方当下会有多么残破。

  然而,老朱之前,却只给北方各地免了一年的粮税。

  朱塬知道,这同样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然这边打通了海运通道,就相信这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