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初见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塬思绪飘飞,另一边,是朱标一本正经地对着自己父亲念诵大段大段的恭贺祝词,念完了,又是奉酒。

  朱塬也得了一杯。

  再然后,还没结束,又是一段不同于最初的鼓乐,还有舞蹈,又持续了大概一刻钟。

  这还没完。

  还有展示俘虏的环节。

  以及,皇帝陛下面对百官万民,也朗声演说了几句。大概是谦虚一番,此战多赖上天保佑,祖宗显灵,将士用命,并非一己之功,然后展望了一下未来。

  巴拉巴拉。

  老朱一番话落,礼官引导下,百官万民一起下拜道贺。

  当仪式终于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朱塬感觉腿有些麻,头开始晕,肚子也饿了,本以为终于可以结束,却被老朱招手唤上前:“塬儿,来,见一见标儿罢。”

  相互不止一次悄悄打量也各自发现对方打量过自己的两个少年人再次对视一眼,朱塬撩衣就要下拜,被老朱拦住:“莫要如此多礼,任地见外。”

  老朱这么说,朱塬顺水推舟,不过还是深深一揖:“塬儿见过殿下。”

  听着父亲话语,朱标一边更近距离打量这位同龄人,一边伸手虚扶:“翰林,请起。”

  “以后……呵,该叫叔叔,”老朱也觉得有些别扭,还是说道:“俺已让人拟诏了,等忙完这几日,就该行你的礼,”这么说着,面对长子疑惑的目光,老朱笑道:“标儿,塬儿是咱自家人,任每爷俩今后还要多多亲近才是。”

  听到‘叔叔’、‘爷俩’的字眼,再想起母亲偶尔的一些话,朱标目光闪了闪,很快点头。

  朱标身后不远处,一起赶来迎接的朝廷诸臣也听到了皇帝陛下这番话,表情更是各异。

  这……

  真是一家人啊。

  只是,好像……辈分似乎不太对。

  老朱拉着两个子孙说完话,也没有冷落诸臣,走上前,从李善长开始寒暄,朱塬也只能耐心地跟着。

  很快到了一个武将,三十岁左右,显得很年轻,个头却超过一米八,哪怕有着一张偏长的椭圆脸,满身披挂之下,也难掩英武之气。

  老朱笑容明显多了几分,又拉过朱塬上前:“塬儿,这是友德,他也是个少年英才哩,十六岁就已开始领兵,很快就当了万夫长。”

  傅友德?

  朱塬迷湖了下,反应过来,傅友德还在前线,年龄也不对,而且,老朱又是如此亲近,这让他很快记起另一个人,邓愈。

  邓愈,原名邓友德,字伯颜。

  为什么改名了?

  大概率还是因为某个起名狂。

  说起来,作为洪武三年封赐的开国六公爵之一,邓愈的军功战绩远不如徐达和常遇春,连被封侯的廖永忠和汤和都不如,之所以能得一个公爵,除了早年率万人投靠老朱的资历,还有就是这位年轻将军与老朱之间近乎父子的情义。

  这一点,史料上老朱多有表示。

  还有过往几月老朱亲征在外,特意将邓愈调回金陵镇守,信任可见一斑。

  而且,后来的《明史当中,邓愈的列传,是和李文忠、沐英排在同一卷的,很明显,史家也是如此定位。

  这么想着,朱塬连忙又是一揖:“朱塬见过邓将军。”

  虽然年龄长了朱塬一轮多,邓愈却没有如朱标那样搀扶,而是抱拳还礼,态度很温和地笑着道:“翰林之名,愈多有耳闻,今日总算有幸一见。”

  老朱又带朱塬见过另外几位之前不认识的文臣武将,终于发现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面色不对,反应过来,摇头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