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变化是真大第1/4段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等到李小梅考完试,就已经到了元旦。
时间也正式迈进一九八一年。
“四姐啥时候放假啊?”放了寒假之后,李小梅每天起来,都要念叨这么一句。
他们这边天寒,所以寒假长,暑假短。
“大学放假当然要晚一些。”李金梅摸摸已经微微隆起的肚皮,嘴里安慰着小妹,其实她也盼着呢。
等到腊八这一天,李金梅就熬了一锅黄米饭。
这边没有吃腊八粥的习惯,一般都是在这一天吃黏米饭。
大黄米在大锅里慢火煮了小半天,就变得黏黏湖湖的。
锅底还有一个金灿灿的大锅巴,等戗下来之后,李小梅和李小鹿就捧着啃。
嘎吱吱的,香甜酥脆,吃得两个小家伙眉开眼笑。
李金梅还在锅上蒸了半碗荤油,里面撒上盐面和葱花,到时候舀一小勺放到黄米饭里,吃起来香喷喷的。
当然喜欢吃甜的,还可以在里面撒点白糖,又香又甜。
“四姐最喜欢吃黄米饭了。”李小梅嘴里又念叨起来。
这时候,屋门一开,伴着一股凉气,一个人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
进屋之后,就抱起李小梅,原地转了几圈:“哈哈,小梅!”
第一个冲进李卫国家门的,不是李玉梅,也不是吴小玉,而是葛卫红这个疯丫头。
她抱完李小梅,又把李小鹿给抱起来,还半空扔了两下。
瞧她那样子,比俩小不点还兴奋呢。
“咳!”李卫国使劲咳嗽一声,“卫红,放假了你不回家,怎么又上我家来了?”
葛卫红朝他翻翻白眼:“我是来金梅姐家里!”
李卫国好几个月不和她斗嘴,正想过过嘴瘾,然后就看到李玉梅和吴小玉走进屋里,便大笑着迎上去:“哈哈,小玉,欢迎回家!”
听到回家这两个字,吴小玉脸上也笑容绽放。
“四姐,小玉姐!”李小梅又跳过去,李玉梅抱起小当家,吴小玉则把李小鹿抱在怀里。
一时间,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
“好好好,这下人齐啦!”郑先农最后出现在门口,微笑着望向自己的妻子。
他们放假的时间差不多,事先用电话联系过,所以一起到的松江县。
到县里没了客车,然后就去罐头厂,是司机开小轿车送他们回村的。
两个小家伙是最高兴的,瞧瞧这个,瞅瞅那个,李小梅开口道:“四姐,小玉姐,卫红姐,几个月不见,你们好像都变了!”
李金梅笑吟吟地打量着这几位大学生,郑先农就不说了,中途回来两趟,感觉除了更加沉稳之外,没啥太大的变化。
倒是李玉梅她们三个女生,变化是真大,不说穿戴方面,就是整个人的气质方面,变化最大。
于是李金梅笑道:“小梅,在首都生活,跟在咱们村里当然不一样。”….李小梅点点小脑瓜:“嘻嘻,那我将来肯定也要去首都上大学!”
“行,咱家小梅肯定行。”李卫国也勉励小妹,他感受最是明显,这种城乡差距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会越拉越大。
如果不是李卫国重生,他或许真的会自动放弃和吴小玉的这段感情。
“正好开饭!”李金梅也笑得合不拢嘴。
葛卫红笑嘻嘻地凑上去,轻轻用手摸摸李金梅隆起的肚子:“金梅姐,你歇着,我们自己来,在这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
说完,他们就熟练地放桌子,从碗架子里捡上来碗快。
葛卫红端进来一大盆黄米饭,李玉梅一瞧就叫起来:“哇,黄米饭,太好啦!”
“今天是腊八啊!”吴道,毕竟在这插过队,知道农村的风俗。
大黄米都是家家户户自己种的糜子,只不过糜子的产量不高,所以种的都不多,基本上也就够自家淘米蒸豆包,剩下的能吃两顿黄米饭。
李小鹿给大伙都盛了多半碗黄米饭,然后在上面舀上一小勺荤油,又拌上点白糖,吃得李玉梅和葛卫红都眉开眼笑。
大家边吃边聊,李玉梅他们聊大学里面的生活,李卫国他们聊家里和村里的情况。
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距离,而显得疏远和生分。
李卫国最先吃饱:“你们回来得正好,今年咱们的水稻收成不错,等明天把留下的知青都聚齐,一起分钱。”
“太棒啦,回来就有钱拿!”葛卫红率先欢呼一声。
“国子,水稻产量怎么样?”吴小玉也关切地问道。
“还行,亩产超过千斤。”李卫国轻描澹写地回到。
葛卫红眨巴眨巴大眼睛,立刻开始算账:“那咱们知青种了一百亩,总产量是十万斤稻米,就按照一斤大米两毛钱计算,一共是两万块,咱们十几名知青,每人差不多能分两千块,哇,这么多钱!”
两千块钱,确实不少,就算他们读四年大学都完全用不了,也难怪葛卫红这么兴奋。
就像她的家里,虽然父母都有工作,但是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一年也赚不到两千块。
“瞧你了多半碗黄米饭,然后在上面舀上一小勺荤油,又拌上点白糖,吃得李玉梅和葛卫红都眉开眼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