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果然不虚此行!第1/4段
李卫国注意到,那俩不怀好意的家伙,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摇摇头,去别的地方溜达,显然是顾忌这边人太多,真要是露馅的话,八成会被打死。
李卫国跟着大伙回到柜台这边,只见王队长他们都嚷嚷着要买电视机呢。
刚才那个售货员根本回答不过来这么多人的问题,她就纳闷了:啥时候开始抢电视机了,都这么有钱的吗?
这种情况当然只是个例,只不过被她给赶上了。
唰唰唰,售货员忙着开票,旁边又有一名男售货员来帮忙,领着交完款的村民,去后边的仓库搬电视机。
不大一会,十多個人,一人抱着一个大纸壳箱子,排着队从一百走出来,瞧得周围的顾客都一愣一愣的,眼里满满都是羡慕。
“大哥,你们是哪来的?”有人按捺不住,向乐颠颠的赵广定询问。
“俺们是大馒头屯的!”老赵神气活现地说着,然后手上一秃噜,电视机箱子差点滑到地上,现在这电视,那叫一个沉啊。
刚才问话的那位连忙跟着搭把手,和赵广定一起抬着箱子:“大哥,还是你们屯儿厉害,你们那地里出金子啊,一下子买这么多电视机?”
老赵哈哈大笑:“商店库存的电视机,都被俺们给买光啦!”
他关注的是电视机,李卫国则关注金子,嘴里也乐呵呵地回道:“没错,只要咱们农民有勤劳的双手,那地里就能种出金子来。”
忽然之间,大馒头屯变得和从前有点不大一样,村里不少人家的屋顶上,都多了一根天线杆。
李卫国也忙活坏了,就他会摆弄这个,所以电视机买回来之后,全都找他帮忙接天线。
好在这玩意也不是啥太难的技术活,李卫国给赵广定和王队长家装完之后,就有俩小徒弟都出徒了。
狗剩子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大半小子走东家串西家的,利用一天时间,把天线杆子全给竖起来了。
这下子,李金梅家里终于清静下来,晚上不再有一屋子人挤着看电视。
李卫国各家转转,基本上都是一家人坐在热乎乎的炕上,美滋滋地看着电视,顶多再加上东西两院的邻居。
等他转悠到赵广定家,只见一大家子,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瞧电视呢。
有赵翠花的仨姑娘,小芳也在,她和高大林的孩子,跟赵广定家的小子一般大,正在地上耍呢,不是你摔个前趴子,就是他来个腚蹲。
李卫国也乐了:“你们爷俩好好玩。”
“国子来啦,快点坐炕上。”赵翠花热情地招呼着,还把正看得入迷的二丫头往旁边扒拉扒拉。
赵广定则把装瓜子的盆子递过来:“国子,还是这电视看着带劲儿。”
小芳则一边看电视一边纳着鞋底,嘴里问李卫国:“国子哥,大林啥时候能放假?”
高大林在龙江那边都忙活一个秋天了,算算有仨多月没回家,难怪媳妇惦记。
李卫国笑笑:“估计快了,冬天那边也不忙。”
说完瞧瞧地上玩的娃子:“等到过了年,你也跟着去那边,总两地分居也不是办法。”
“对,孩子也大了,叫二丫三丫帮你哄着。”赵翠花也支持,姑爷现在大小也是个厂长,她还是比较满意的。
“娘,我还得学习呢。”坐在窗边看书的一个小姑娘抬起头,嘴里抗议着。
“姑娘家家的,识几个字就行了。”赵翠花不满地瞪了三闺女一眼。
赵广定一听却不高兴了:“孩子乐意念书,这是好事,要是将来像国子他四妹玉梅似的,考上大学,那才好呢,咱们现在也能供得起孩子念书,再说了,大贵子不都说了嘛,考上大学他全负责学费。”
别看老赵没文化,但越是没文化,越是渴望下一代多念书。
而且赵广定对这两个拖油瓶闺女非常好,这个后爹相当称职。
“娘,听俺叔的没错。”小芳也在旁边补充,要是能重来的话,她肯定也选择读书,现在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三妹身上。
她家二妹学习一般,不是读书的料,老三倒是挺用功。
李卫国也笑着说道:“多读书没坏处,这世界大着呢。”
老赵指指电视屏幕:“那是,坐在家里,俺就能看到全国各地。”
聊了一阵子,老赵穿鞋下地,然后跟着李卫国去鹿场那边值班。
有了大山之后,他和王大拿就一天一换班,不用天天长在鹿场了。
冬天的夜晚格外寂静,今天有月亮,也不用打手电,俩人唰唰唰地往鹿场溜达。
走着走着,赵广定嘴里冒出来一句:“要是鹿场那边也四妹玉梅似的,考上大学,那才好呢,咱们现在也能供得起孩子念书,再说了,大贵子不都说了嘛,考上大学他全负责学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