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越看越搞不懂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毕竟这也是村里的一大新鲜事儿,一个个都想跟着凑凑热闹。

  “谢老抠,你这盆子也太大了吧?”看到谢会计拎着个大饭盆,立刻就有人开始嚷嚷。

  谢会计也不当回事,脸上依旧不红不白的:“我就是尝尝这牛奶咋样。”

  刘罗锅拿着个水瓢,每家大半瓢,到了谢会计这,才装了一盆底儿。

  “回家多兑点水就行了。”谢老抠满意而去。

  李卫国瞧了会热闹,就去水库那边了。

  等吃晚饭的时候,桌上就多了一小盆熬好的牛奶,小当家还往里加了两勺白糖,然后在那搅和着。

  今天吃饭的人不多,田大贵被老村长给叫了去,还有王燕,就剩下吴小玉和郑先农,对了,还有葛卫红。

  “先尝尝牛奶。”葛卫红给大伙都盛了半碗,然后她也兴冲冲地端起来,抿了一口,脸上便和李小梅一样,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哇,真好喝。”小当家嘴里赞了一句,嘴唇上还沾着白色的奶渍。

  李卫国就提议说:“二哥,以后每天早上,大伙都来一杯奶,对身体有好处。”

  “成。”李卫军也点点头,既然对家人身体有好处,他也就不差这点儿。

  要是换成原来,他可舍不得,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嘛。

  这待遇可够高的,现在物资紧张,大城市的牛奶供应更是紧张。

  许多城市,退休老干部想喝牛奶,都需要有关部门的特供证;孕妇和婴儿喝牛奶,都得妇产医院开证明。

  所以每天能喝上牛奶,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吃完饭后,还剩了小半盆牛奶,李玉梅就突发奇想,又往里加了点水,加了点糖,说是要拿到外面冻冰棍儿。

  就是没有冰棍模子,最后冻成了一个乳白色的大冰坨子,然后拿进屋里,砸成碎块。

  大伙都尝尝,还算不错,带着一股奶香和甜味,凉丝丝的,吃得挺过瘾。

  其实在这个时候,因为许多东西都买不到,所以大家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强,许多东西都用土法自制。

  比如夏天吧,天热没汽水,小娃子们就自己做汽水。

  水瓶里加上点醋,然后再加上小苏打,老百姓俗称面起子,然后堵住瓶口使劲摇晃。

  里面的醋和小苏打起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喝起来十分爽口,那个时代过来的,基本都这么干过。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过年嘛,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辛苦一年了,大伙好不容易放松几天。

  为啥要规定每天吃啥呢,就是因为不常吃啊,平时难得吃到一回。

  等到正月初七,早上吃完面条,田大贵也终于结束休假,准备返回县里。

  李卫国也要跟着跑一趟,主要是把这些天攒的鸡蛋,都运过去,现在鸡蛋的数量都超过一千了。

  而且那些鸭子也陆续开始产蛋,这个先不急,现在天凉快,蛋类保存的时间也长,李卫国的计划是,半个月出一次,能保证两千多枚的数量。

  田大贵在前面开着小轿车,李卫国开着四轮子,在后面跟着。

  四轮子的翅膀上,坐着李卫军还有刘罗锅家的大小子刘大勇。

  后面车斗上面装着几只装牛奶那种铝制大罐子,一罐子基本能装一百斤,这时候都论斤,不论升。

  李卫军和刘大勇的脸上明显都比较兴奋,因为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去奶站送奶。

  辛苦这么长时间,终于要有收获了。

  “二哥,大勇,你们得把开小四轮学会喽,以后每天都得跑一趟呢。”李卫国朝着身边的两个人说着。

  现在这月份还好说,等到夏天的时候,要是用牛车送奶,到公社估计也就快变成酸奶了。

  “我现在也差不多能开了。”李卫军在空闲的时候,也练车。

  听二哥这么说,李卫国就把驾驶位让给他,正好他还能坐在旁边指导。

  一路突突突的就到了公社奶站,本来以为他们是来得早的,结果前面都来了好几辆大马车,都是别的生产队来送奶的。

  他们的情况,和大馒头屯略有不同,还没搞分田到户的试点,所以奶牛还都是生产队的公有财产,没搞承包。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大家都是同行,见面了自然都亲热地聊上了。

  李卫国则凑到王小乐那边,看他对牛奶进行初步的检测,然后旁边有人过秤入账。

  结果在过秤的时候,就看出来差别了,其他几个大队,基本上都是一百多斤,不到二百斤的牛奶。

  到了李卫国和刘大勇这,一过秤,总共是将近四百斤。

  把其他大队的送奶员都给吓了一跳:“你们大馒头屯养多少奶牛?”

  “不都是二十头吗?”刘大勇回道。

  其他几个人对对眼神,其中一个人哼了一声:“那你们大馒头屯,肯定往牛奶里兑水啦!”

  “瞎说,我们完面条,田大贵也终于结束休假,准备返回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