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1/2段
第二部伍(1996-2004小学往事)
2014年是我待在上京的最后一年,因为政府要在我家这里建长江大桥,两年前就已经告知生活在这里的人了。我在店里工作都有报纸,上面也多次报道过,桥墩已经在建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拆迁办的来这边与房东洽谈拆迁补偿事宜。我们是外地人,从小到大一直租的房子,搬过好几次家,妈妈也抱怨过租房子的坏处。有次我们住在三楼,房东一直想卖房子,在卖出去之前就先租着,时不时就有人敲门来家里看房,后来有一天房东告诉爸妈房子卖出去了,需要我们在一周内搬出去,爸爸就急忙跑到房产中介找附近房源,然后我们全家搬到了现在住的位置。
上京这座城在湖北省内,离四川重庆不远,是座旅游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各占一半,有很多川渝,河南那边的人来到这里打工做生意赚钱,也有省内周边城市县城农村过来的,比如我们一家就是。发展速度虽比不上北上广深和武汉这样的省城,但在省内也远甩我咸宁老家这样的落后城市。
除了没地铁,其他大城市有的这里基本上都有,但小城市有的这里不见得有,比如咸宁满大街都有电动三轮车,这里城区街道就没有,政府不让有,影响交通。
学校名都是按照建校时间先后来排序,第一,第二,第三中学,这样最省事。城市小,学校少的地方,就按以前老方法照一些街道的名字起名。
在我奶奶那个年代,一个女人生四五个孩子都是很寻常的事情,只是以前条件艰苦,农村什么都没有,更别提什么优生优育,都是在农村请的接生婆,到我妈这里也是因为穷,那会儿生孩子得花好几百块钱,
生育费对我们家来说是一笔高昂的费用。现在女人在医院生孩子都辛苦的不行,我完全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女人是怎么过来的,要论吃苦耐劳,老一辈女人才最能吃苦耐劳。
时间倒退至1996年我出生的这一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遍布全国,但农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家庭都不可能只生一个,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家里长辈都会催生第二个,至于生不生第三个,得看前两个里面有没有男孩,如果有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再冒着交巨额罚款的风险去生第三个,如果前两个都是女孩,那妈妈在家中的地位就会非常尴尬,公公婆婆也没有好脸色看的,不然为啥说母以子贵呢?
在男尊女卑儿孙观念极其严重的农村,很有可能会生第三个,第四个,直到生出儿子为止。这真不是说笑,为什么非要生男孩(怕断了香火?)?不生儿子谁给你养老送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不是无缘由的。
我姐是1994年出生的,我是1996年出生的,按照当年的政策,第二胎和第一胎出生应该相隔三年以上,显然我爸妈违反了这个规定,让我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也导致了后面一系列连锁反应。那会儿我妈不能在老家生我,不能被村里人知道,不然产后会被拉去结扎,还要交罚金等等,为了不让人知道,父母就离开老家去隔壁城市黄冈(就是黄冈中学的那个黄冈)打工,我妈在黄冈的一个孩,如果有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再冒着交巨额罚款的风险去生第三个,如果前两个都是女孩,那妈妈在家中的地位就会非常尴尬,公公婆婆也没有好脸色看的,不然为啥说母以子贵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