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梦到你刨了我家的田埂!(来了哈)第1/2段
一贯钱大约十斤左右,十贯钱足足有一百来斤。
宗保生拿着钱有些束手无措哦,他们来的时候是挑着柴火的,但现在柴火卖掉了,手中只有一把扁担,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些钱带回家了。
工作人员见到这种情况,问要不要先把钱放在央行,一点一点取即可,但宗保生好不容易拿到钱,又如何愿意将钱给送回去,连连摇头。
工作人员见转笑道:“那你也搬不走啊?”
宗保生小心翼翼道:“能不能给借我一对箩筐,我挑回去后再给您送回来?”
工作人员有些为难,他们这边有的是钱,但这箩筐还真是没有。
韩绛在里面听说了外面的事情,便走出来笑道:“这有何难,用马车送一送不就好了么?”
听到韩绛发话,工作人员赶紧安排马车,将宗保生宗长老父子以及一百多斤的铜钱送回了家。
可这一送却是送出了祸事。
村里少见马车,尤其是像央行这边的马车装潢颇为精美,一看便是高端货色,进入村子里,顿时引起了轰动。
许多人围着马车,以至于宗保生父子将铜钱搬下来的时候,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发问。
工作人员卸了货,便着急回去了。
宗保生心里觉得哪里不对,但既然乡亲们都在问,便将在央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听到宗保生只用三分的年息,也不用任何东西抵押,便从央行里借到这么多钱,他们更是轰动了起来。
今年大旱,谁家都不好过,已经有不少家找村里的富户借了高利贷,甚至有人已经打算出售家里的田地了,没办法,江淮这地方前几年便遭受了灾情,当时借的贷还没有还清呢,现在又要借贷,这如何能够受得了?
官府法律条文的限定,民间借贷较为普遍的利率是四分左右,这听着好像比央行才高了一分是不是?
实际上不是一回事,央行是年息三分,而民间借贷的四分指的是月息,也就是说,就按照最简单的方式来算,年息就足足是36%了。
而且,这只是简单的算法,真正的利息不是这么算的。
然而,如果真能够保持月息四分的标准,其实也还是比较良心的,实际上,民间借贷的利率往往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在法律规定的上限范围内,由放贷人自己制定,只要不超过法定上限利率即可。
而什么是法定上限利率?
这就要说道“倍称之息”了。
所谓倍称,意思是借一还二,比如说宗保生借贷十贯钱,在央行借,他的贷款一年到期,连本带利,只需还给银行10.3贯,而他若是找这种定了倍称之息的高利贷,一年到期之后,他得还人二十贯!
无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他们大约还是能够偿还的,可一旦遇到战乱、灾荒,无法偿还债务的农民比比皆是。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只能够无奈地卖出田地偿还贷款,然后沦为流民了。
有人提出要看契约,宗保生其实内心不是很愿意,但也不好得罪乡亲,只好拿出来给大家看,其实认字的人也不多,还是宗长老给大家读一读。
当宗保生所说的条款,在契约上被一一证实的时候,他们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听完一遍还不够,还得宗长老继续读第二遍第三遍……
宗长老对契约已经是十分的熟悉,听到以往尊敬的村里叔伯们的赞叹声,心里觉得十分的飘飘然,于是更加卖力地读着契约,乡亲们也回馈着赞叹声,丝毫没有觉得厌烦。
然而读着读着,乡亲们的声音渐渐消失,只剩下宗长老自己抑扬顿挫的声音。
“……若是到期无力偿还,可以向央行申请延续偿还,本金不变,利息不变,自动延期一年……”
宗长老愕然停了下来,然后看到一个身着长袍的士绅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冷笑。
乡亲们噤若寒蝉。
士绅慢悠悠的踱步,走到大家的面前,轻声笑道:“官家仁慈啊,竟是给大家找了这么好的一条活路……呵呵呵。”
他看向宗保生。
宗保生脸色有些煞白:“张老爷,我……我……”
张老爷呵呵一笑:“鄙人本着慈悲为怀,因而倾尽家财帮助各位乡亲,帮你们度过灾年,原本也没有想到得到你们的感激,但现在你们这般作为,却是当鄙人盘剥你们,唉……”
&e是十分的熟悉,听到以往尊敬的村里叔伯们的赞叹声,心里觉得十分的飘飘然,于是更加卖力地读着契约,乡亲们也回馈着赞叹声,丝毫没有觉得厌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