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4/4段
尽管二丫的话听起来像是因为半夜饿了,才误打误撞到了她们的屋子里找吃的,但这种谎话骗不过温见宁她们。二丫也有六岁大了,哪怕睡得再怎么迷糊,也不可能从东厢房跑到正三间的书房里来找吃的。可若说是二丫成心来偷,温见宁也觉得不太对。
祈家嫂子平日对一双儿女管教甚严,二丫作为女孩更是规规矩矩的,之前偶尔来她们屋里玩也从不敢乱碰她们的东西,怎么今天突然胆子这样大,敢来她们屋里偷东西了呢。
她想起前两天和祈家嫂子的谈话,连忙把这事告诉钟荟。
钟荟想了想,不确定道:&ldqu;有没有可能,是他家大人让孩子来的?&rdqu;
二丫毕竟是个孩子,还是个女娃,就算被她们当场抓住,她们也不会真的把她怎么样。
温见宁微微一滞,不得不说,这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但没有证据,也无法与对方证实,这也只是她们的猜测。
钟荟对祈家两个大人没什么好感,但对那两个孩子实在于心不忍,咬牙道:&ldqu;要不、要不我们就借他们点粮食?大不了我以后少吃点,总好过让两个孩子挨饿。&rdqu;
温见宁沉默半晌,最终还是摇头:&ldqu;不行,这粮我们暂时还不能借。&rdqu;
祈家的两个大人暂且不说,但他们家那位老太太当年可是经历过庚子事变的人。自清末以来,老北平人久经变乱,这种时候家家户户总会有点准备。若说对方家里一点存粮都没有,温见宁是不信的。但即便真的没有,温见宁也不敢借。
祈家四张嘴,两个孩子两个大人,她和钟荟却只有两个人,哪里经得起外借。并非她吝啬狠心,只是她和钟荟不知道还要留在北平多久,更不知眼下城内粮食的困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每一口粮食都维系着她和钟荟的命。
钟荟虽不是坚定地要借祈家人粮,但听了她的话还在犹豫。
温见宁跟她解释道:&ldqu;挨饿的日子这才刚刚开始,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山穷水尽了。现在就找个理由今天来借一点,明天来偷一点,这样下去我们手里的粮也撑不了多久。等吃完了再买不上新粮,真要饿死的只会是我们。这种时候,我们只能心硬一点。&rdqu;
钟荟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的脸色,嗫嚅道:&ldqu;那……万一以后真到了快要饿死人的时候,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吧。&rdqu;
温见宁抿了抿唇角:&ldqu;救急不救穷,真等到那时候再说吧。&rdqu;
钟荟抬头看她一眼,不再说话,似乎是默默答应了,又像是在无声地谴责她。
屋里顿时静得落针可闻,只有两人的呼吸声和油灯燃烧声。
温见宁自己心里也难受得很。
自北平沦陷这段日子以来,她从未像此刻一样,觉得日子这么难熬。北平沦陷后的每一件事,无一不在折磨着每一个人,她也不例外。之前钟荟一直生病,可即便她不生病,像这种情况下她也全无主意,更担不起事,如今两人一起,遇到大小事真正能拿主意的只有温见宁自己。一旦她做错了选择,最终只会害了两个人。
可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保证她们自己的生活。
两人沉默一会,温见宁才勉强打起精神,继续叮嘱钟荟:&ldqu;不说祈家的事,我们以后也不能再多吃了,每顿饭只吃五六分饱就差不多了,还有些别的小事,咱们也该注意一下。&rdqu;
她这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来是在大家都已经开始缺粮的时候,她们还吃得白白胖胖的,只会让人把主意打到她们身上,比如东厢房祈家嫂子那样的人。二来日本士兵、浪人在北平城里横行霸道,闲来无事就闯入百姓家中大肆搜刮,若只是丢些钱粮也就罢了,他们还糟蹋年轻姑娘。这些时日,温见宁听说北平城里已有不少女孩被日本人侮辱后跳河上吊自杀。
这种情况下,她们的年轻、干净只会给她们带来灭顶之灾。
钟荟知道自己的头脑不如好友冷静清醒,所以她也不会轻易质疑温见宁的决定。既然见宁已经考虑好了,她照做就是。两人商定好了做法,从第二日就开始实施了。
前几日还好,然而没过多久,钟荟就觉出日子难捱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