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做好事该不该收好处?第2/2段
鲁国自然也有很多国人在外国当奴隶受罪,如果为了拯救这些国民,颁布了这样一条法律,如果有人在外国见到鲁国人做奴隶,就花钱把它赎回来,带回鲁国,说花费的钱财可以从国库里面报销。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端木赐,字子贡,子贡有一次在外国遇到了鲁国奴隶,他把这个奴隶赎了回来。
但是子贡有钱,他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个,而且子贡觉得做好事应该不求回报,就拒绝了官府的赎金。
子贡本来以为这是一件好事,告诉了孔子,没想到孔子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给了他一顿批评,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电视机前的观众对于这句话也很是好奇,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子贡做了好事,却会受到孔子的批评。
孔子当时对子贡说一秒记住域名
“子贡,你这件事情办砸了,以后鲁国不会再有人把鲁国奴隶赎回来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些不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当时孔子继续说道“你熟人却没有要钱,留下了美名之后,别人在赎人要钱的话,会被人拿来与你相比,名声赶不上你,而不要钱的话,自己又白白蒙受了损失,那还不如不赎人了”
子贡当时赎人不要赎金确实是一件好事,品格高尚,但是无形之中他给做好事者定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孔子则是由宏观的角度出发,注重整个社会的风气,而不是一个人的得失。
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在河里救过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感谢指路的救命之恩,送给了子路一头耕牛,如果换成了现代的那些好人的话,估计就不会接受。
可是当时子路却欣然接受了别人给的耕牛,当时孔子听说这件事,非常高兴地说“子路做得对,以后再有人溺水,就不怕没有人救助了。”
而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无处不在的存在这些问题,做好事要不要留名,如果大家都不留名,那就会出现一个人做了好事,对他自己来说和没做一样。
而这件事情肯定会耗费时间精力,有时候可能是金钱,长此以往就不会有人再来做好事了,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冷漠。
如果做好事有表扬,做好事的人牺牲的时间,精力,金钱,能够有回报,还会有表扬,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来做好事,社会就会越来越好。
就像搭顺风车一样,你搭完车如果能给车主一些油费,不管车主要不要,那么下一次再有人来搭这个车坐的车车主一定是欢迎的。
而如果你打完车连句谢谢都不说那下一次再有人搭车,这个车主就不太可能让下一个人上车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学习磊风做好事不留名,完全没有想到过,做了好事,就可以收别人的好处。
内容由手打更新
而如果真的收了别人的好处,可能就会落人口实,别人就会说,原来你做好事是有所图谋的。
一秒记住域名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