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阳关东去 第五十七章 秦汉驰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不解问道,在途中很是喜欢听三位长辈抬杠摆龙门,其中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前些年秦王苻坚统帅80万兵马挥师南下,结果在淮南郡的淝水之滨,兵败于东晋宰相谢安父子的5万军马。后来北逃途中经过寿春的八公山地,夜风一起山间的万木喧嚣,苻坚以为是东晋伏兵,被吓得肝胆俱裂。风声鹤唳一词也由此而来,呵呵。经此一战,氐秦的元气大伤,才给了“万年秦王”羌人姚苌可乘之机。10年前,姚苌擒杀苻坚,9年前攻陷长安,三年前姚苌之子姚兴扫清了氐秦符氏的余部,才有了今日这后秦的天下!”

  爷爷一口气介绍完几十年来这关中长安的王朝变迁,有点疲惫的拿出了酒囊咕咚咕咚的喝上几口才又缓过了劲来。

  “孙儿混沌蒙昧!在清风泽时老先生说过,陇西关中是老秦人的根基,说的是秦始皇帝的秦朝。如今又有了这氐秦和羌秦,真是乱成麻了,呵呵。”

  我呵呵苦笑道,这些北地的胡人真是一根筋,占领我们汉家的土地,还要沿袭汉人的国号,真不知道他们是何种想法。

  “说得好!金城!今后这八百里渭水秦川,我们就称为三秦之地吧!哈哈!”苏德尔苏叔哈哈的赞许道。

  “苏爷,今天是什么日子?”和我并马而行的秦冲冷不丁问了一句。

  “哎呀!你这个冷娃不提醒我倒忘了!哈哈!重阳并是今日!我这就去安排一下,今晚我们在橡林坡过夜!”

  苏爷拍了拍脑门,乐呵呵的打马上前边安排去了。

  “秦冲,橡林坡的重阳难道与别处有何不同?不是登高饮菊,佩带茱萸?”我不解的问道。

  记得当年老先生还在我家清风泽书院的时候,每年九月初九,都会叫上我们三五小童弟子,带上地毡酒食,登高远眺,把酒迎风以解乡愁。

  我才慢慢理解中土汉地,还有这样一种敬老、祭祖、怀乡的节日。

  “少主,河东这片黄土塬每年这个时候,所有的五谷都已经收割完了。老秦人自古以来喜欢热闹,所以各个乡野村社在重阳这一日都会组织各种丰年祭之内的活动,但只有橡林坡这一带的丰年祭最是好玩!”秦冲童心未泯的笑道。

  “少主,他们一个村社的男女老少晚间都会爬到四处的高坡上去扔火把!”

  “全是用橡树的落叶扎成的火把,点燃之后朝天上扔!晚间的时候你看这满川满坡的都是飞起落下的火球!那叫一个壮观!”锅盔刘和沙米汉也赶上前来凑热闹道。

  整个商队中我们四人年龄相仿,所以臭味相投。

  自从上次夜探狼女神山之后,每到一个驻地,我们总会相约而出,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乐子,以打发途中的无聊时光。

  “老爷说过他陇西老家也有这种丰年祭的习俗,所以每次经过橡林坡我们都会像当地人那样扎火把,夜间去坡上举火敬天,祈求先祖神灵们保佑我们途中的平安!”秦冲接着道。

  沿途以来所有稀奇古怪的见闻趣事,从他这儿真是学到听到了不少。

  “还有烤全羊、老秦酒管够了造!”

  沙米汉对于晚间坡上的篝火烧烤很是向往,这几日驰道两旁的车马店里粗饭烂肉,吃的人心里淡出了鸟来。

  “肯定也少不了粟当年老先生还在我家清风泽书院的时候,每年九月初九,都会叫上我们三五小童弟子,带上地毡酒食,登高远眺,把酒迎风以解乡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